缩略图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 大思政课" 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作者

史晓燕

尚志市亚布力林区第一小学  150631

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传统小学思政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存在教育资源分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小学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构建并实施小学“大思政课”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大思政课”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为提升小学思政教育成效,需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校内资源整合方面,要打破学科界限,把思政教育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达成思政教育全科覆盖,同时强化学校各部门间的协作,整合德育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力量携手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校外资源引入上要主动与社区、企业、博物馆、纪念馆等校外机构携手,建立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并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开展讲座、报告等活动,以此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家庭资源利用环节要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借助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家长重视孩子思政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营造优良的家庭思政教育氛围。

(二)优化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为提升小学思政教育质量需着力优化课程内容以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深化上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程度,对教材展开二次开发,充实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拓展课程开发方面,依据学生兴趣与需求开发红色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法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一系列拓展课程,借助拓展课程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课程融入环节,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大思政课”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感悟与成长,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需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运用上,创设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于情境中亲身体验与深入思考,进而增强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时,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协同合作,教师抛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育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融合法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实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借助播放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让抽象的思政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效。

二、小学“大思政课”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推动小学思政教育发展需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培训提升方面要定期安排思政教师参与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与指导,以此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其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宽教学视野,师德师风建设上要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价值观与职业观,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团队建设协作环节要组建思政教师团队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提升小学思政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指标方面要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学生学习成绩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维度的评价,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且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上要加强过程性评价,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与存在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参考,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激励学生持续进步,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环节要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让学生明晰自身学习情况、找准努力方向,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为助力小学思政教育,需着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精神文化建设上要深入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内涵,把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借助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宣传渠道,传播积极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心打造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校园景观、文化长廊、主题雕塑等,使学生在校园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制度文化建设环节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将思政教育要求融入学校管理制度之中,通过制度约束与引导规范师生行为,培养师生的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

结束语: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与实施小学“大思政课”体系是系统工程,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课程、创新教法、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评价体系、营造文化氛围等举措,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体系,能有效提升小学思政教育质量为学生成长筑牢思想根基,未来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该体系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贺毅翼 , 苟春玲 , 赵吉梅 , 等 . 立德树人背景的小学思政课教学策略研究[J]. 进展 : 教学与科研 ,2023(8):64-66.

[2] 陈小梅 . 关于如何发挥小学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2(5):131-132.

[3] 荆小兰.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J]. 甘肃教育,2019(13):2.

[4] 张继红.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思政课教学策略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21):136-138.

[5] 陈林 , 马志芹 . 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研究 [J]. 教育观察 ,202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