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李伟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兴围幼儿园 518000
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化课程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化课程将游戏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现状
(一)课程内容融入游戏巧思
当下,不少幼儿园在课程内容设计环节,主动探寻游戏化设计的可行之道,在语言教学方面,教师别出心裁地把儿歌、故事等知识,包装成趣味游戏,像“故事接龙”游戏幼儿们围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续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得组织语言清晰表达想法,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得天马行空地想象后续情节,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培养;数学领域同样借助游戏化设计,让知识“活”起来,通过“超市购物”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仿佛置身真实超市,在挑选商品、付款结算的过程中认识了货币的面值,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幼儿理解起来也轻松多了;科学领域则组织了“科学小实验”游戏活动。“会跳舞的盐”“沉与浮”等实验,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幼儿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二)教学方法增添游戏活力
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也积极创新,将游戏元素巧妙融入其中,集体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会采用游戏化导入方式,像猜谜语、播放动画片段等,瞬间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游戏化竞赛机制更是大显身手,小组比赛、个人挑战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竞争意识,以音乐教学为例,“音乐大闯关”游戏深受幼儿喜爱,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关卡,幼儿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完成关卡任务就能获得相应奖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幼儿的音乐素养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提升。
(三)教学环境打造游戏乐园
幼儿园十分重视为幼儿营造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教室布置上精心划分出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角色扮演区等不同游戏区域,每个区域都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和学习需求,户外场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创设了大型游戏设施和自然探索区域,像沙池、水池、种植园等,幼儿在这里与自然亲密互动,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身心在自然中得到滋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游戏化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效果
(一)点燃兴趣火种,唤醒学习主动力
游戏化课程凭借自身趣味、挑战与互动兼具的特质,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精准打开了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在传统教学的场景里幼儿常如被无形绳索束缚的旁观者,被动地接收知识,学习的热情被压抑在机械的听讲与记忆中,然而游戏化课程赋予了幼儿“游戏主人”的身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主动投身学习活动,以“小小建筑师”建构游戏为例,孩子们一进入游戏区域,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建筑王国,他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搭建各类建筑物满怀热情,在搭建过程中他们的小脑袋飞速运转,主动思考如何挑选合适的材料,怎样设计稳固又美观的结构,这种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内容变得鲜活有趣,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
(二)搭建思维阶梯,推动认知大发展
游戏化课程宛如一座丰富的宝藏库,为幼儿提供了海量的感知、操作与体验机会,有力地推动着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游戏的奇妙世界里幼儿如同小小探险家,需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比较事物差异、分析问题本质、判断解决方案、解决实际困难,这一系列过程如同精细的思维体操,全方位锻炼着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拿拼图游戏来说,幼儿拿到拼图后,会先仔细观察每块拼图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就像考古学家研究文物一样细致,他们分析各部分拼图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将它们完美拼接,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与思考幼儿的观察力更加敏锐,注意力更加集中,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同时游戏化课程还像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帮助幼儿积累知识经验拓宽视野让他们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
(三)搭建合作桥梁,提升交往软实力
游戏化课程多以小组或集体形式开展,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温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幼儿如同小小的社会人,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协商、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戏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温馨与欢乐的交往天地,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等角色,模仿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同伴的想法,比如“妈妈”角色会认真听“孩子”说想要吃什么,然后表达自己的意见,商量着一起准备晚餐。他们尊重同伴的感受,当“孩子”不小心摔倒时,“爸爸”会关切地询问并给予安慰。
(四)滋养心灵沃土,培育品质新幼苗
游戏化课程如同温暖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为幼儿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滋养着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良好品质的幼苗,在游戏中幼儿每一次的努力与付出都可能换来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与同伴友好相处时,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爱和友谊心灵得到温暖与慰藉,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会退缩,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去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逐渐生根发芽。体育游戏“接力赛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比赛中幼儿们你追我赶,体验到竞争的刺激与乐趣。
结束语:游戏化课程作为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积极的效果。通过实践发现,游戏化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其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积极情感与良好品质的发展,未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游戏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游戏化课程的发展,共同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范 苏 英 . 课 程 游 戏 化 在 幼 儿 园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与 实 践 [J]. 教 育界 ,2024(27):107-109.
[2] 郭晓丽 . 探讨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J]. 数码世界 ,2019(8):1.
[3] 邹丽雪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 [J]. 明日 ,2019(6):1.
[4] 华 岩 . 浅 谈 ” 幼 儿 园 课 程 游 戏 化 ” 的 实 践 与 思 考 [J]. 好 家长 ,2019,000(033):P.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