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与实践
王天威
420205198810115713
引言
近年来,环保意识提升与政策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在全球广泛应用。各国出台政策鼓励研发与推广。科技进步与创新扩大其种类和应用范围,支撑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但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成本高、政策支持不够等挑战。研究其应用与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对推动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绿色施工技术,旨在建筑施工全过程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提升综合效益,核心理念为“四节一环保”。它关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要求施工企业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国内外均取得显著成效,技术类型和应用模式多样化。国内绿色施工技术逐渐普及,从简单技术到先进技术广泛应用,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力。国外绿色施工技术发展蓬勃,发达国家起步早,经验丰富,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应用,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认证机制。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与实践
1. 环保技术措施
(1)固体废弃物的减量与利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开挖、建筑拆除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为实现绿色施工,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弃物产生并促进其再利用。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土方开挖方案,减少土方开挖量;对开挖出的土方进行合理利用,如回填、造景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将可回收材料如钢筋、木材等进行再利用,不可回收部分则送至专业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2)施工扬尘的控制
施工扬尘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有效控制扬尘,需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对土方运输车辆进行防尘处理,如安装防尘罩、洒水降尘等;其次,在土方开挖、回填等易产生扬尘的环节,采用密网覆盖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此外,还需加强施工现场的清扫和洒水工作,保持场地湿润,减少扬尘扩散。
(3)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施工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控制噪声和振动,需严格遵守相关排放标准,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如使用低噪音机具进行施工,对高噪音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在敏感区域设置隔音罩或声屏障等。
(4)光污染的控制
电焊眩光、夜间照明等光污染问题也需引起重视。为减少光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电焊作业区域设置木板围挡等遮挡物,防止眩光外泄;夜间照明时采用俯角照射方式,避免光线直射居民楼等敏感区域;同时,加强对照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减少光污染。
(5)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需对地下设施进行详细调查并制定保护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护方案要求,避免对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造成破坏。同时,还需加强对文物、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让或保护。
2. 节能措施
(1)节水技术
节水是绿色施工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应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如安装节水器具、优化施工用水方案等。同时,还可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施工用水和绿化浇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节地措施
节地技术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减少土地占用。在建筑施工中可采用钢结构成套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等先进施工技术来减少土地占用。此外,还应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局和临时设施搭建方案,确保施工用地的高效利用。
(3)节电措施
节电是绿色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用电管理制度和节能设备使用制度。通过分路供电、合理使用照明设备、优化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等措施来降低电能消耗。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节能意识和技能水平。
(4)节材控制
材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为实现绿色施工需加强材料的选择、管理和利用。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环保型、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在材料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制度;在材料利用方面应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减少材料浪费并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还应加强对废旧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案例分析
本案例选取某高层住宅楼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 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项目自开工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全面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致力于打造环保、节能、
高效的现代化住宅社区。
1.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情况(1) 技术方案
环保技术措施:项目采用封闭式施工管理,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对土方开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部分用于回填和造景;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和隔音措施,确保施工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夜间照明采用LED 节能灯具,并设置俯角照射,减少光污染;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保护方案,确保施工不对地下设施造成破坏。
节能措施:项目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施工用水和绿化灌溉;采用节水器具和智能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减少现场湿作业和模板使用量;施工用电实行分路供电和智能管理,优先选用节能设备;材料采购时优先考虑环保型、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减少资源消耗。
2. 实施过程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成立了绿色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制定详细的绿色施工方案和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绿色施工技术和要求。同时,加强与政府、监理单位和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3. 成效评估
绿色施工技术实施后,项目成效显著。环保上,控制施工扬尘、噪声和光污染,居民满意度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高。节能上,减少水电消耗,节能显著;预制装配式建筑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经济上,初期投入大,但长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实现经济环境双赢。
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经验教训:一是绿色施工需项目各方配合;二是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和培训计划是关键;三是加强与政府、监理和居民的沟通;四是绿色施工初期投入大但长期效益显著,需避免忽视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势,对提升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定义、发展历程、环保和节能措施的分析以及案例研究,加深了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理解,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尽管存在技术成熟度、成本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降低成本和政府政策支持,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畅 健 . 建 筑 工 程 绿 色 施 工 技 术 应 用 实 践 [J]. 工 程 建 设 与 设计 ,2020,(16):177-178.
[2] 高学祥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及动态管理 [J]. 陶瓷 ,2020,(11):127-128.
[3] 潘彦颖 , 王岚琪 , 江璐 .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分析 [J].居业 ,2022,(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