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路嘉庆
武汉巨成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我国大量既有建筑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至 2000 年代初期,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性能、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部分建筑在当前使用条件下已难以满足现代安全与功能需求。此外,建筑功能的不断调整(如商业空间改造、工业厂房再利用等)也对结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加固方法如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等虽应用广泛,但存在施工周期长、空间占用大、对原结构扰动明显等缺点。相比之下,预应力加固技术通过在结构中引入主动应力,有效改善构件受力状态,提升结构整体性能,成为既有建筑改造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1 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
预应力加固是通过在既有结构中施加预应力,使被加固构件在未承受外部荷载前即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抵消部分或全部由外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其基本原理源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但在既有结构加固中,多采用体外预应力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预应力加固的核心在于“主动补强”:传统加固方法属于被动增强,仅在结构变形或开裂后发挥作用;而预应力技术则在加固阶段即对结构施加有益的初始应力,实现“防患于未然”。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梁、板、柱等受弯或受压构件的加固。
2 预应力加固的主要类型
根据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与锚固形式,预应力加固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 体外预应力加固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的外部,通过转向块和锚固装置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的一种技术。该方法施工便捷,对原构件无损伤,便于后期的检测与维护,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梁、桥梁及工业厂房的加固工程。然而,体外预应力加固对建筑外观有一定影响,且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预应力筋的防腐与防火措施,以确保加固效果持久可靠。
2.2 无粘结预应力加固
无粘结预应力加固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如涂有油脂并外包塑料套管的钢绞线)粘贴或嵌入到构件的表面,通过张拉和锚固来实现加固目的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对原结构的扰动较小,施工简便快捷,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室内改造工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使用,避免了传统加固方法对室内空间的占用,提高了改造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2.3 有粘结预应力加固
有粘结预应力加固是在构件表面开槽,将预应力筋置入槽内后灌注高强灌浆料,使预应力筋与构件形成有粘结体系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方法传力性能好,耐久性强,能够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然而,有粘结预应力加固的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对原结构的损伤较大,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以确保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2.4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碳纤维板(CFRP)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逐渐应用于既有结构的加固工程中。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是通过专用锚具对碳纤维板施加预应力,使碳纤维板与构件紧密贴合,从而有效控制裂缝的发展,提升构件的抗弯刚度。该技术不仅加固效果显著,而且施工简便快捷,对原结构的扰动小,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加固方法。
3 预应力加固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优势
该技术通过主动施加预应力,有效改善结构构件的受力状态,在不显著增加自重的前提下,可使原结构的承载能力提升至20%~50% ,充分满足建筑功能升级的需求。同时,预应力加固技术能够闭合或有效抑制原有裂缝的扩展,显著减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挠度和变形,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舒适性。相较于传统加固方法,预应力加固施工更为便捷,多为干作业,无需大量湿作业和模板支撑,因此施工速度快,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影响较小,尤其适合营业性建筑的改造需求。此外,预应力加固系统多采用体外或表面粘贴的方式,不显著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有利于保持建筑的净高和使用空间,对于层高受限的改造项目尤为适用。
4 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本案例以某市一栋建于 1990 年代的多层办公楼改造为例。该办公楼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因功能升级需求,部分办公区需改造为数据中心。改造后,楼面荷载由原有的 2.0kN/m2 增至 8.0kN/m2 。然而,在结构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主梁跨中出现裂缝,挠度超标,承载力无法满足新荷载要求。因此,急需采取有效加固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并满足新功能需求。针对该办公楼的结构特点和加固需求,经技术比选,决定采用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方案。该方案具有施工便捷、对原结构损伤小、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本案例中的多层办公楼改造。
加固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上述案例的加固效果分析显示,通过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结构的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完全满足了新功能对荷载的需求。同时,加固后跨中挠度显著减少,有效控制了结构的变形,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施工效率极高,整个加固周期短,对办公楼其他楼层的正常使用影响微乎其微,充分展现了其施工便捷性的优势。此外,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相较于其他加固方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在材料成本、施工周期以及人力投入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性。
5 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
在实施预应力加固技术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与事项:首先,加固前务必对既有结构进行全面评估与设计,涵盖材料强度、裂缝分布、钢筋锈蚀情况等关键要素,以确保加固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针对锚固与转向节点,由于这些区域应力集中,易发生局部破坏,因此需进行详细验算并采取加强措施,如增设钢垫板、加密箍筋等,以提升结构安全性。同时,体外预应力筋暴露于空气中,需采取防腐涂装或设置防护套管等防腐措施,并满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通常需外包防火板或喷涂防火涂料,以保障结构耐久性。此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张拉工艺,减少锚具滑移、混凝土徐变等因素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必要时实施超张拉补偿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加固技术以其高效、可靠、施工便捷等优点,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设计与精细施工,可显著提升结构承载力、控制裂缝发展、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随着材料科学与智能监测技术的进步,预应力加固将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城市更新与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臧传君 . 对建筑改造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分析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8,No.31(15):233-234.
[2] 陈建. 土木工程中预应力加固法的探讨[J]. 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9,No.469(09):182-183.
[3] 刘坤 , 徐晓伟 , 冯锋等 .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研究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47(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