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陈万德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733000
引言:数字化教学已然成为当下教育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环节当中,数字工具的应用更是体现出格外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所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分层教学恰好能够针对这一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将会深入探讨处在信息化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怎样借助数字技术来达成精准的分层教学,进而促使物理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
一、数字赋能分层架构:精准定位与情境驱动
信息技术给予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分层实施有力支撑,借助数字化工具,教师可精准知晓学生学习状况。如运用“问卷星”发放在线问卷,教师能迅速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兴趣,在收集到数据之后,凭借“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教师能够全方位剖析学生学习状态,精准识别每个学生薄弱环节与学习难题。这些分析结果为教师提供科学依据,让分层教学依据学生具体需求灵活调整,保证每位学生都可获取最适宜的学习资源与帮助 [1]。在分层实施进程中,教师会依照数据分析结果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针对基础较弱学生,教师着重帮其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概念,逐步理解简单的物理规律;对于中等水平学生,除了巩固基础概念之外,教师还可引导他们借助实验探究加深对物理现象理解;而对优秀学生,则借助更具挑战性任务,鼓励他们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科技给教学带来了更有情境感的学习环境,以“电流和电路”这个单元而言,教师能够借助仿真软件去设计虚拟电路实验,学生可以随意连接电池、灯泡、电线等各个元件,并且实时看到电流发生的种种变化。这样的虚拟实验,一方面有效填补了农村地区物理实验设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能够助力学生更为直观地去理解像电流、电压这类比较抽象的概念。
二、虚实融合教学实施:工具增效与模式创新
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把传统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工具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增强了。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有限,很多物理实验无法充分开展,信息技术的引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以“欧姆定律”为例,教师能够借助智能化平台来展示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动态图,并且去设计互动实验,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操作。在虚拟实验室当中,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之下随意地去调整电路的电压,而且能够实时地去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系统还能够自动地记录下实验数据并且给予反馈。这样的虚拟实验的方式成功突破了物理实验设备的局限,学生不但可以在没有实体设备的情况下去开展实验活动,而且还能够灵活地去调整实验参数,进而展开自我探究。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样也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了创新,教师可以在课前凭借在线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学习视频或者课件,而课堂时间就可以更多地用在互动式教学上面。比如,在探讨“电阻的影响因素”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里自主地去思考问题,还可以通过即时在线测验来检测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种模式使得教师可以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能够依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及时地去调整教学内容,以此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准备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多提供图文并茂的辅助材料,帮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学有余力的学生,借助线上拓展练习与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如此一来,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既解决了传统教学里分层教学难、资源少等问题,又显著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三、智能驱动分层深化:个性拓展与精准评价
智能技术驱动的分层教学给农村初中物理教育带来了精准的教学助力,借助智能工具,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自动调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达成真正的个性化学习状态。
以“力学”这个单元为例,教师能够凭借智能教学平台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加以实时的监控,并且依据课堂互动系统所记录下来的各项操作数据,去评估学生对于力与运动基本规律的掌握状况。智能系统会依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具体表现、答题的相关情况以及实验所得的数据,自动地为学生去推荐对应难度的练习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与自己相匹配的难度之下展开学习活动。要是有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方面碰到了困难,那么该系统就会自动推送相应的复习资料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内容,以此来助力学生填补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
智能评价系统可以为每一名学生生成一份精准的学习报告内容,包括课堂学习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 , 这些报告不仅看重学生的学术成绩 , 还会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 , 如操作能力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表现情况。系统综合评价学生参加虚拟实验和完成测试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可以借助这种精准的测评手段 , 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所了解 ,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及时的检测 , 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智能工具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更高效地调整教学进度,在传统模式下 ,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进行定期评估 , 而智能系统则可以实时反馈 , 帮助教师在知识掌握和实验操作上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四、结语
数字化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 ,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伴随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数字化教学工具将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展开的研究在实践层面给予了农村物理教学指导, 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韩新宁 . 信息化条件下农村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实践探索[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4):206-208.
[2] 龚建萍 , 洪华秀 , 赖肖冰 , 等 . 农村初中物理课程资源调研及开发策略分析 [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41(06):30-33.
作者简介:陈万德,1979 年 3 月出生,甘肃武威人,大学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工作 25 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学一线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并有20 年兼任理科教研组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