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研究
王爱红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 010010
引言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推动教学模式不断变革。小学数学作为培养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科,传统分科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合应用,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数字化技术的介入,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与创新工具。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情况
在教育改革推动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已在部分学校开展实践。部分教师尝试围绕生活场景或节日主题,整合数学与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设计主题学习活动。如以 “校园植物统计” 为主题,融合数学的数据收集整理、科学的植物分类、语文的观察记录写作等内容。一些地区通过教研活动推广跨学科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开展主题课程设计研讨。但整体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尚未形成系统性实施体系,多数学校仍以数学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跨学科教学仅作为补充活动,开展频率低、覆盖范围有限。
1.2 当前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计方面,部分主题缺乏明确的数学核心目标,学科融合流于表面,未能有效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与育人价值。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跨学科教学方法掌握不足,难以平衡各学科知识比重,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参与度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因知识跨度大、理解困难而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学资源开发滞后,缺乏适配的跨学科教学素材与案例,限制了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
1.3 制约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的因素
制约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的因素涉及多个层面。教师层面,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对跨学科教学的认知不足,缺乏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且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深入研究跨学科教学。学校层面,缺乏完善的跨学科教学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对教师跨学科教学成果的激励不足。同时,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跨学科教学团队。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无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进一步阻碍了教学实践的推进。
二、数字化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
2.1 拓展学习资源与丰富教学内容
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资源边界。通过教育资源平台,教师可获取海量图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涵盖多学科知识领域,为主题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例如,在 “时间与规划”主题学习中,教师可借助数字化资源引入历史中的计时工具演变、地理中的时区差异等内容,丰富数学教学的文化与实践内涵。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教师还能整合生活中的真实数据与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2.2 优化学习体验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字化技术通过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三维模型或动态场景,如通过 VR 模拟建筑测量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理解几何图形的应用。互动式学习软件与平台则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可通过游戏化学习、在线协作等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数学知识。数字化工具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特点,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3 促进知识融合与提升综合素养
数字化赋能有助于打破学科知识壁垒,促进知识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学生可直观梳理各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跨学科主题项目学习中,学生借助数字化协作平台,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锻炼信息收集与处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同时,数字化评价工具可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帮助学生及时反思与改进,全面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与跨学科综合能力,为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字化赋能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
3.1 基于数字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规划与创新整合。利用智能课程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挖掘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关联图谱,精准定位跨学科融合点,例如从数学 “统计与概率” 与科学 “生态调查”、语文 “调查报告撰写” 的交叉领域,设计 “社区垃圾分类数据研究” 主题。运用可视化设计工具,如数字故事板、课程思维导图软件,将抽象的课程框架转化为直观的流程图谱,明确各学科知识模块的呈现顺序与融合方式。同时,利用教育资源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筛选适配的多媒体素材,如动态数学模型、跨学科科普视频等,构建分层分类的资源库。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通过数字化工具设计差异化学习路径,例如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分步引导式学习资源包,为学有余力学生设置拓展探究任务,增强课程设计的个性化与灵活性。利用虚拟教研平台与跨学科教师团队协作,通过云端共同编辑、实时讨论功能优化课程方案,确保主题设计既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又实现多学科深度融合。
3.2 依托数字化工具的教学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优势。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虚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与跨学科知识。利用在线协作平台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学生可在线讨论、分享资料、协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借助数字化课堂管理工具,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利用移动学习设备,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
3.3 数字化支撑的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
构建数字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任务完成情况、互动参与度等,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薄弱环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借助数字化评价量表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跨学科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推送个性化学习建议与资源,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习能力持续提升。
四、结论
数字化赋能为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带来新机遇与可能。通过分析现状问题,明确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出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与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左清云 . 数字化赋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探索 [J]. 今日教育 ,2025,(03):58-60.
[2] 翁倩蕾 .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J]. 数学之友 ,2025,(08):33-35+38.
[3] 吕勇飞 . 项目式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 [J]. 黑龙江教育 ( 教育与教学 ),2025,(0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