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邬飞霞在昆曲《渔家乐》中的角色定位与性格特点

作者

杨琴

湖南省昆剧团

中国古典戏曲,包括昆曲、越剧、评剧、黄梅戏等,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剧目多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戏曲艺术的创作需要在剧情、表演、音乐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形成一种以情带景、情景交融的表演模式,从而达到“以景抒情”的艺术效果。在表演上,演员要注重角色的定位,充分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戏曲中的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不仅需要从舞台表演上进行体现,还要从舞台之外进行分析。本文即从演员视角来看邬飞霞在昆曲《渔家乐》中的角色定位与性格特点。

一、昆曲《渔家乐》概述

昆曲《渔家乐》是昆曲传统剧目,朱佐朝所作,在明清时期一直深受戏迷喜爱,其唱词典雅、韵味十足,其故事情节与思想内涵都颇具深度。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清河王刘蒜与渔家女邬飞霞的爱情故事,故事讲到,东汉章帝曾孙清河王刘蒜奉旨入宫即帝位,相士万家春为之相面,以“渔家乐”三字为谶。大将军为了谋朝篡位,率军围剿刘蒜,刘蒜惊慌失措,落荒而逃。御史马融在梁冀的帮助下,进谏了一位辅佐大臣,他的女儿马瑶草很是不耻,写了一首诗来斥责他的过失,马融一怒之下,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寒门学子简人同。简人同一头雾水,邬家渔夫和他的女儿飞霞问清楚缘由后,给简人同做媒,让他们成亲。端午节这天,邬渔民和其他渔民一起,在陈家坟上,把酒言欢,一起庆祝。正巧,梁冀追着刘蒜来到这里,大将军一箭射中了邬渔民,刘蒜便钻进了邬家的船里,这才逃过一劫。邬飞霞进入渔船看到刘蒜,诧异询问其缘由,得知实情后将刘蒜藏在渔船内。与此同时,梁冀势力越来越大,便命马融献上马瑶草给他当歌姬,邬飞霞得知后,自告奋勇,要代替马瑶草进入梁家,等待机会,最终伺机而动,以一枚神针将其刺杀,而后在算命先生万家春的协助下,得以脱身。刘蒜在河东节度使的帮助下,成了皇帝,邬飞霞前来寻求庇护,刘蒜感其恩情,立刻与她大婚,册封飞霞为皇后,而简人同也因为功劳,得到了晋升。梁冀逆党败北,马融被捕,刘蒜看在他是简人同亲丈的份上,原谅了他的过错。马瑶义正辞严地指责自己的父亲,其父无言以对。

二、人物定位

在剧中,邬飞霞是一个以渔家女身份出现的角色。她并不像大家闺秀那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懂太多的礼数,但她却十分明理、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邬飞霞作为剧中的主角,是一位可以独当一面、有一定话语权的人。她作为清河王刘蒜未来的正妻,有着自己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当刘蒜被梁冀追杀时,邬飞霞不顾自身安危,冷静沉着地去营救刘蒜;而当刘蒜登基为皇帝后,她作为册封的皇后也并没有因地位提升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因此,我们在演出时就需要将邬飞霞自身的角色定位、对刘蒜所具有的爱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要符合实际,并不能因此而过分地去要求改编的程度。因为过分的要求会引起观众本身对于邬飞霞这个角色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点的印象和实际感知方面的冲突,因此我们在演出时要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不受胁迫和影响、又符合传统礼教下温柔敦厚善良的角色形象。

三、邬飞霞的爱情观与性格特点

邬飞霞在剧中的性格与当时社会的女性截然不同,她敢于追求爱情,甚至会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这是当时的时代所不能容许的。在戏中,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于爱情的勇敢,为了救自己心爱之人不惜以身犯险,但对于爱情却保持着理智的态度。在古代,女子出嫁时都会受到娘家的干预,而邬飞霞却能够摆脱家族的束缚,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但她在面对梁冀时却又表现出了冷静,面对梁冀的逼迫她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在刘蒜登基之后选择了与梁冀决裂。在与刘蒜相处的过程中,邬飞霞表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不会刻意迎合刘蒜的喜好,而刘蒜也很欣赏她这一点。在戏中她可以为了爱情放弃一切,但在面对爱情时却又能保持着理智、冷静,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冲突的,为爱情放弃一切是她持有着敢于追求爱情的理念,而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她本身所持的性格特点与成熟考虑下所呈现出来的。

四、邬飞霞与刘蒜之间的遭际阐释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爱情与婚姻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爱情与婚姻的产生,既是人性中的自然因素,也是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爱情与婚姻都是人所追求的,也是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朱佐朝的《渔家乐》讲述了一个爱情团圆的喜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在当时社会下,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特别是对刘蒜与邬飞霞之间的爱情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之间的爱情除了在于他们自身,还在于时代环境所造成的姻缘宿命。邬飞霞是一个渔家女,可以说,她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情爱之事。但正是由于朝廷宫廷间的斗争,以戏剧矛盾衍生成这样一段佳话。当然,剧中对这样一段爱情进行阐释的部分略显得单薄,但正是由于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在情感共鸣中得以将邬飞霞与刘蒜之间的遭际补全。

五、结语

邬飞霞是昆曲《渔家乐》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作为她的扮演者,既要把握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又要体现出演员的演技。本文即从演员视角出发,以邬飞霞这一角色为例,通过对她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剧本所传达出来的社会风貌与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王祖琪 . 婚姻焦虑 : 明清女性“易性”主题戏曲创作中的女性之恋再审视 [J]. 文化艺术研究 ,2021,14(02):82-90+115.

[2] 吴 佳 莉 , 梅 佳 宏 . 中 外 文 化 之 爱 情 观 比 较 [J]. 传 播 力 研究 ,2020,4(10):18-19.

[3] 杨扬 . 论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理论的特征及贡献 [D]. 湖北民族学院 ,2016.

[4] 朱婧雯 . 越剧表演蕴含的江南文化特征——“柔”“诗”“雅”[J].戏剧之家 ,2021,No.380(0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