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伊迪力斯·木沙 温且木·吾吉
哈密市伊州区乌拉台哈萨克民族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 哈密市 839000 哈密市伊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 哈密市 839000
文章主要对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做好检疫工作,及时诊断布鲁氏菌病,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保证羊群的健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一)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原因
对羊布鲁氏病菌的流行与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血清学阳性羊的溯源追查层面出发,考虑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造成:首先,跨区域长距离的调运,在羊布鲁氏菌病发生后防控中心发现长时间的跨区域运输存在一定的不定性,随着牛羊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批羊调运入本地区后,导致羊布鲁氏菌病出现大面积流行情况,经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羊布鲁氏菌病发生原因是由于跨区域调运引起的。其次,养殖场不规范操作引起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开展公羊检测工作,选择合适的种羊,而不规范的公羊检测与种羊随意调换引起不同规模的病菌爆发,一旦公羊感染布鲁氏病菌将导致 25~30 头母羊感染,养殖场缺乏规范性检测,导致羊布鲁氏菌病没有得到第一时间控制,进而造成大规模爆发的情况。最后,虽然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流程较为常见,但是部分养殖户缺乏正确认知,对流行热点不了解,导致布鲁氏病菌的大规模扩散。在现代科学养殖过程中,加强对各种病菌与疾病的宣传教育,养殖户对羊布鲁氏病菌防控工作产生初步认知,但是缺乏羊群整体状况的把控,并没有对引进羊进行全面检测,缺乏基本的净化工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在羊养殖过程中要完善基本的跟随调查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部分养殖场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未能对布鲁氏病菌发生原因进行细致调查,无法从源头处解决布鲁氏病菌,导致羊群布鲁氏病菌的频繁流行。
(二)羊布鲁氏菌病对人体危害
对于羊布鲁氏病菌的流行情况,不仅对羊群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母羊流产、不孕,引起公羊睾丸炎,还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通过接触或食用未消毒乳肉传播给人,导致人体反复发热、关节疼痛、全身无力,甚至引发男性睾丸炎,女性不孕或流产【1】。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感染羊布鲁氏菌病的人群多为养殖场的内部人员,还有少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由于食用未经消毒的奶制品引起,大部分布鲁氏菌病的感染者与羊有过密切接触,对人的危害较为严重。所以说,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不仅要针对羊群健康开展,还要认识到其对养殖人员的影响,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隔离防护。
二、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分析
(一)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工作
在羊布鲁氏菌病处理过程中,综合考虑这种菌病的流行原因,作为接触性传染病,一旦感染,潜伏期较长,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检疫,容易出现羊群内部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如果缺乏及时的检疫体系建设,未能落实日常检疫工作,将无法及时发现布鲁氏菌病,增加治理难度。为了避免羊布鲁氏菌病的大规模流行与爆发,要构建完善的检疫制度,翻针对外购的动物强制要求布鲁氏菌病的检疫,不仅要做到及时检疫,还要了解外购动物至少 3 年是否存在羊布鲁氏菌病情况,了解所在养殖场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引进隐性带菌动物。同时,检疫工作还要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养殖人员要定期检查羊群状态,开展定期检疫,防患于未然,部分养殖场近 20年缺乏羊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工作,无法把握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开展重点检疫,及时控制病原的扩散与蔓延。
(二)制定动物调运与准入机制
针对羊群养殖情况,部分养殖场不仅缺乏动物准入的基本检疫,还没有按照规定调运管理,由于羊的长距离调运缺乏规范性与秩序性,基层检疫力量薄弱,调运监管不到位,导致带有菌病的羊进入养殖场,传播羊布鲁氏菌病。为此,积极面对复杂的防控局面,制定动物调运与准入机制,从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调查情况,发现一半以上的阳性畜都是由于引起造成的,长距离调运动物已经成为羊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政府部门应严格控制布鲁氏菌病的传播,构建完善的防控体系,投入更多资金,形成基层防疫队伍,约束与规范动物调运流程,做好养殖场内部监督管理。例如,明确动物调运与准入标准,做好入场前的检疫与消毒工作,确保调运过程中不受其他菌病影响,及时消毒,降低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率。
(三)加强科研工作研发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试剂
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的具体要求,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迫在眉睫,开展因地制宜、分区防控,做好布鲁氏菌病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深入考虑菌病诊断与治理的技术研发。我省按照国家要求以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目标,构建完整的防控体系,开展免疫防控与净化防控,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工作,开展诊断试剂的研发。优化血清学检测技术,作为羊布鲁氏菌病的初筛的重要方法,加强特异性研发减少假阳性情况的发生。加强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该技术有效运用荧光 PCR 试剂盒,能够实现实验室快速诊断,完成病原体鉴定,诊断速度较快,且效果明显,补充传统诊断方法的不足【2】。
(四)开展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
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主要是以养殖场为单位,按照一定的计划完成检测净化工作,根据卫生部门对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要求开展高效净化,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常情况下,根据不同区域或养殖场的羊布鲁氏菌病发生情况,制定有效的检测计划,分区域开展检测净化,逐步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增强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认识到羊布鲁氏菌病对人体的危害。为此,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人认识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性,加强防控措施的有效应用,增强全体防控意识,从而支持净化工作的顺利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羊布鲁氏菌病作为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容易在羊群内部大面积扩散与传播,整体危害性较为突出,针对这种菌病开展防控管理,结合流行特征落实具体的防控措施,降低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侯美贞 . 浅谈羊场常见病的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 [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5):50-52.
[2] 帕孜来提·阿不力米提,吾买尔·卡德尔 .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