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

王雪梅

鱼台县棠邑学校

引言

在社会转型以及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并承受着严峻考验,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当下的教学模式从原先单纯的知识传授慢慢转变成培养学生成长所需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目标,情境创设作为创新性教学策略的一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借助具象化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心理知识得到高效整合而各种技能都得以同步提高,深入挖掘小学语文课堂上情境创设的实施途径,既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形势,亦是促进教学效果更进一步提升的有效方法。

1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1 真实性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着重突出真实性以及生活化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挑选主题,以此来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改善课堂互动的效果,通过融合多种感官体验要素,诸如视觉,听觉等等,学生就能在具体的环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推动综合素质的发展,依托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准确锁定核心知识点来规划情境任务,促使学生在现实场景中练习语言运用能力,达成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的目标。

1.2 综合性

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表现出其整合性,更新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可以依靠跨学科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理论联系实际等手段,营造出多种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加深对语言的认知,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情境教学是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抽象的概念,并且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改善语文学习的效果,根据情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推动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效率。

2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2.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明显不足,有些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存在探究意识不强,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就是一些像古诗词,文言文这些经典文本的理解难度较大,短时间内很难感受到学习成效带来的成就感,于是会感到沮丧,从而丧失信心,降低学习的热情,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脱钩严重,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他们对此提不起兴趣,再加上课外可供阅读的书籍不多,没有这种长期坚持读书的习惯,便无法充分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展现出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底蕴,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住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情感投射和价值肯定。

2.2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变化

当下,小学语文教育存在诸多困难,传统讲授法占据主导地位、缺少师生互动就是其中一个,课堂上知识灌输方式居多,这就不容易让小学生积极参与,进而产生封闭化的情况,在利用信息技术同教学融合的时候深度也不足,像创设情景和小组合作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少,如此便使得整个课堂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吸引力,教材内容大多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并未涉及拓展和趣味方面的设计,很难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至于评价机制则变得比较简单化了,考试成绩成了唯一标准,忽视对综合素养做出全面判定的事情,这样一来既不符合理性化教育的理念,也不利于语文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3 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研究

3.1 基于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教师要仔细剖析教材中的生活化成分,按照学段特点安排对应的情境活动,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围绕家庭,校园,自然这些话题,教师可以凭借观察,回想或者联想等方式,带领学生在心里塑造起直观的形象,加强文本解读时的身临其境感受,教师得仔细研读教材,找出那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关键部分,再营造出接近现实的问题或者任务情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里自己去探索并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减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心理负担,唤起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而且能借助模仿真实语境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加深对文本主旨的体会和领悟。

3.2 创设情感氛围,引发学生共鸣

语文教育当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情感要素的挖掘,感知和表达,在教学设计环节里,教师要着重关注情感方面的建构,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章蕴含着不少感情色彩,是作者传递情感的主要载体,教师可以营造情境化的教学情境,联系具体的语境展开深度阅读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更好地领会文本的内涵,从而把握文章主旨,核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3.3 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情境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情境教学法的开展给予了多种技术支持平台,借助多媒体工具(音频、视频、动画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营造出视听结合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利用动态影像和音效的组合,学生在课堂上能直观地感受到文本所描述的空间布局、人物情感或者历史文化背景,这样就能冲破传统文字表述过于抽象的限制,在古诗词教学时,把动态山川图像同背景音乐一同播放出来,有益于学生冲破时空限制,深切体会到作品的艺术意境,教师应当依照教学目的和内容特性来精心挑选合适的技术手段,防止因为形式化操作而使情境与主要知识点脱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既可加强情境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对语言艺术有更全面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语

近些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越发普遍,它所具有的独特教育价值以及深远的教学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能改善师生互动的质量,在不知不觉之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本项研究着重针对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展开讨论并实施分析。

参考文献

[1] 徐世赟 . 当前语文学习情境创设的主要问题表征与辨析 [J].小学语文,2023(11):18- 21.

[2]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