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术中静脉持续输注利多卡因对宫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作者

黄武锋 黄智华 郭铭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麻醉科 福建南平 353000

关键词:静脉持续输注;利多卡因;宫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术后1 天QoR-40 评分[ 中图分类号 ] R614 [ 文献标志码 ] A

在女性继发性不孕中,输卵管阻塞占 30%~50%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多采用宫腹腔镜手术,宫腹腔镜手术可确定输卵管病变范围并给予明确诊断,明显提高疗效和受孕率 [1]。宫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化手术中的一种,具有切口美观、恢复快、损伤小等优点[2] ;但对内脏的损伤和伤害性刺激并未降低,患者术后产生严重的内脏痛,术后疼痛管理不当,可增强手术应激反应和自主性反射,加重术后恶心呕吐、肠道麻痹等,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3]。

目前利多卡因被多部 ERAS 指南作为术后 MMA 推荐用药,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可减轻手术麻醉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疼痛,节约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4, 5]。但是,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还不太确切,因手术种类而异,术中利多卡因输注的时间和剂量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目前对于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不同手术中的用药方案与适应证尚未确定,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和确定合适使用剂量[6]

本研究探讨宫腹腔镜手术术中持续输注利多卡因对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为宫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麻醉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件号 :N2021J026),收集 2022 年 08 月~ 2023 年 08 月在妇科诊断为不孕症且准备行宫腹腔镜手术的病人80 例。纳入标准:有宫腹腔镜手术指征;年龄在 20~35 岁;体重指数在 20-28kg/m2 ;麻醉 ASA 分级 ;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对利多卡因卡因过敏者;体重指数 >30kg/m2 ;有镇静催眠药、阿片类、精神类药物长期使用者;精神疾患无法配合者等,均不在本研究范围。

1.2 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术前均禁食 8h、禁饮 2h,术前一天向患者详细介绍VAS评分和QoR-40评分。利多卡因组(L组)在麻醉诱导前 10min 泵入 2% 利多卡因 1.5mg/kg 负荷量,随后以 2mg/kg/h 的速度持续输注直至手术结束,生理盐水组(S 组)使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以相同的速率替代输注。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和术中维持方式。

1.3 观察指标

(1)术后随访分别记录术后4、12、24 小时的VAS 评分。随访记录术前、术后 1 天的 QoR-40 评分,采用 1~5 分的计分方式。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 S-W 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 ) 表示,用 t 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按 α=0.05 水准, P<α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L 组因手术时长、术前发生抗生素过敏反应共剔除 3 例患者,S 组因手术时长、术中中转开腹共剔除 2 例患者,最终纳入总研究例数 74 例,其中L 组患者36 例,S 组38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长、ASA 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 2.1。

表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术后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情况

在术后4、12 小时的VAS 评分上,与S 组相比,L 组评分显著降低(P<0.05 ),而在术后 24 小时 VAS 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ΔP> 0.05),见表 2.2。

表 2.2 两组患者 VAS 评分情况 [M (P25,P75) ](分)

注:与S 组相比, 4P<0.05 2.3 术前和术后 1 天 QoR-40 评分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 QoR-40 总评分及五个维度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 ΔP> 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 1 天 QoR-40 总评分和五个维度评分显著下降( P<0.05 ),术后两组患者之间相比,L 组在 QoR-40 总评分和五个维度评分上显著提高( P<0.05 ),见表2.3。

表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天QoR-40 总评分和5 个维度评分[M(P25,P75)] (分)

注: * 与术前相比, P<0.05 ;# 与S 组相比, P<0.05

2.4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上,与S 组相比,L 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 ),见表2.4。

表2.4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M (P25 , P75) ](小时)

注:# 与S 组相比, P<0.05 2.5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L 组发生 2 例不良反应,S 组发生 12 例不良反应。L 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ΔP<0.05 ),见表2.5。

表2.5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例, %)

注:# 与S 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宫腹腔镜手术穿刺损伤导致的切口疼痛和内脏痛仍是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切口疼痛主要由穿刺损伤引起,而内脏痛主要与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机械性牵拉、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有关,虽然疼痛程度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低,但疼痛通常难以缓解,增加了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7]。

随着 ERAS 在临床上不断推广和发展,术后恢复质量跟患者快速康复密切相关 , 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优化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早期出院 [8],QoR-40 是一种广泛使用和广泛验证的术后恢复质量的合适指标[9]。

本研究中,L 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 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Kuo 等 [10] 的研究结果相同,术中输注利多卡因有助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可能得机制是静脉输注利多卡因降低促炎因子产生和阻断肠系膜丛使肠平滑肌兴奋有关。

本研究中,L 组发生 1 例术后恶心呕吐,S 组发生 6 例术后恶心呕吐,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L 组低于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可能与阿片类药物节约和较低的术后VAS 评分有关。

综上所述,在宫腹腔镜手术手术的病人,麻醉诱导前 10 分钟静脉给予 1.5mg/kg 的利多卡因负荷剂量,术中维持 2mg/kg/h 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 4 小时、12 小时 VAS 评分,提高患者术后 1天的 40 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丹 , 林妙珊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 , 2019, 34(19): 3057-3059.

[2] 李文慧, 吴鸣, 谭先杰. 开腹与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019, 35(07): 793-796.

[3] 吴志松, 邓硕曾. 优化术后镇痛促进术后康复 [J]. 实用疼痛学杂志 , 2018, 14(3): 168-172.

[4] Feldheiser A, Aziz O, Baldini G, et al.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f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art 2: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anaesthesia practice [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6, 60(3): 289-334.

[5] Gustafsson U O, Scott M J, Hubner M, et al. Guidelines for Perioperative Care in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 \textcircled { \mathbb { R } } )$ )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2018 [J]. World J Surg, 2019, 43(3): 659-695.

[6] Chu R, Umukoro N, Greer T, et al. Intravenous Lidocaine Infus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Pa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ontrolled Trials [J]. Psychopharmacol Bull, 2020, 50(4 Suppl 1): 216-259.

[7] 夏明, 徐建国. 去阿片化麻醉与镇痛的研究进展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 2020, 36(09): 920-922.

[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 . 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19, 54(2): 73-79.

[9] Gornall B F, Myles P S, Smith C L, et al.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recovery using the QoR-40: 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J]. Br J Anaesth, 2013, 111(2): 161-169.

[10] Kuo C P, Jao S W, Chen K M,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and i.v. infusion with lidocaine on cytokine respons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bowe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nic surgery [J]. Br J Anaesth, 2006, 97(5): 640-646.

基金项目:福建省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2021J026)⋆ 通信作者:郭铭辉,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