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防砂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张成胜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 辽宁省盘锦市 124000
一、引言
防砂技术研究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具有关键意义,既能解决出砂导致的产能下降、设备磨损等问题,延长检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通过个性化技术方案提高采收率。随着非常规油气开发,防砂技术创新对复杂储层高效开发尤为重要。新型材料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提升防砂效果并减少储层伤害,实现绿色高效开发,对保障油田稳产增产具有战略价值。
二、防砂技术机理及适应性分析
(一)机械防砂技术
机械防砂技术通过物理阻隔原理防治地层出砂,主要包括筛管防砂和砾石充填两类工艺。筛管防砂采用精密缝隙( 0.1-0.3mm )的绕丝或金属棉筛管阻挡砂粒,施工简便、成本较低;砾石充填通过在筛管环空充填特定粒径(地层砂中值 5-6 倍)砾石形成挡砂屏障,渗透率保留率达 85% 以上。新型优质筛管采用多层复合结构,抗堵性能提升 40% ,配合高密度充填(密实度 >90% )可显著提升防砂效果。该技术特别适用于中粗砂岩储层(粒径 >0.1mm ),具有工艺成熟、见效快的优势,但对细粉砂需优化筛管参数和砾石级配以避免堵塞。
(二)压裂防砂技术
压裂防砂技术创新性地融合水力压裂与防砂工艺,通过端部脱砂、纤维增强或树脂涂覆支撑剂等方法,在提升储层导流能力的同时构建稳定挡砂体系。该技术特别适用于低渗疏松砂岩油藏,实践表明可延长检泵周期至 300 天以上并提高单井产量 20%-40% ,其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施工参数优化和材料组合的精准调控。
(三)复合防砂技术
复合防砂技术有机整合机械筛管与化学固砂优势,采用精密筛管拦截粗砂( >0.1mm )配合缓释树脂固结细粉砂( <0.05mm ),形成梯度防护体系。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应用中成效显著:防砂有效期达传统工艺2-3倍,检泵周期超 400 天,渗透率伤害控制在 12% 以内。新型智能系统融合光纤监测技术,实现动态调节防砂强度,虽单井成本 40-50 万元,但投入产出比达1:5,是应对复杂工况的创新解决方案。
(四)螺杆泵排砂技术
螺杆泵排砂技术通过优化泵体结构(导程比 1:6~1:8 )和运行参数(转速 100-180rpm ),配合旋流除砂器(效率 ⩾85% )和沉砂装置,实现砂粒的有效排出。该技术在含砂量 ⩽5% 的油井中表现优异,可稳定运行 200 天以上,排砂效率 90-95% ,系统效率保持 65% 以上,但需密切监测电流波动( <15% )和定子磨损情况。
三、辽河油田防砂技术应用案例
(一)区块概况
辽河油田马 19 东营区块位于兴隆台油田西南部,主要含油目的层是东营组马圈子油层,是兴隆台油田开发程度较低断块之一。含油面积10.9 平方千米,地质储量 1210.69 万吨,采收率 31.74% 。作为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储层孔隙度高达 28% ,渗透率在 110-300mD 之间,泥质含量 5‰ ,砂粒中值直径 0.06-0.12mm⨀ 。开发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出砂问题,统计显示该区块出砂井比例达 62.7% ,平均单井年砂卡次数 2.3 次,严重制约了油田开发效益,亟需建立系统的防砂技术体系。
(二)出砂问题
马 19D 区块油藏埋深 1547-2230m ,胶结疏松导致严重出砂,34 口出砂井平均单次检泵出砂量 0.67m3 ,粒度中值 0.11mm⨀ 。区块 152 口油井中开井仅 75 口(开井率 49.3% ),长停井 77 口(含出砂套坏 46 口、高含水 21 口等)。典型井马 159C 井 2024 年复产探得砂柱 4.5m ,现间开日产液 0.8m3 ;马 192-4-13 井砂厚达 357.02m 已关井。2024 年因出砂导致7 口分注井转笼统(3 口转大修)。
(三)防砂技术在区块应用效果
1、机械防砂技术在马 19D 区块的应用效果
机械防砂技术在辽河油田马 19D 区块应用效果显著,累计实施 22口井(筛管 12 口、砾石充填 8 口、复合 2 口),成功率 86.2% 。典型井马192-3-5(筛管)检泵周期 +240 天,稳产 4.9 吨 / 日;马 192-6-24(砾石充填)检泵周期 +310 天,产油6.3 吨/ 日。区块平均延长检泵149 天,单井日增油 0.4 吨,有效提升开发效益。该技术通过工艺优选,显著改善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效果。
2、压裂防砂技术在马 19D 区块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通过端部脱砂工艺在裂缝端部形成致密挡砂带,配合纤维增强支撑剂(添加量 0.5% ),成功解决了区块出砂严重的问题。现场应用数据显示,实施压裂防砂的油井平均检泵周期从 120 天延长至 320 天,单井日产量提升 25%-40% 。典型井例马 192-7-16 井实施后,日产油从3.2 吨增至 4.1 吨,含水率稳定在 55% ,已持续稳定生产超过 300 天。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区块内低渗透层(渗透率 <50mD )的出砂治理,通过优化施工排量( 3.5-4.5m3/min )和砂比( 18-22% ),在保证裂缝导流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有效防砂。
3、复合防砂技术在马 19D 区块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创新性地结合了机械筛管挡砂与化学固砂的双重优势,通过精密筛管(缝隙 0.15mm )拦截粗砂颗粒( >0.1mm ),配合纳米改性树脂固结细粉砂( <0.05mm ),形成梯度防砂体系。区块应用数据显示:实施复合防砂的油井平均检泵周期突破 400 天,较单一防砂工艺延长 2倍以上;防砂成功率提升至 92% ,单井日均增产 0.8 吨。典型井马 192-5-12 井应用后,日产油从 2.5 吨稳定提升至 4.3 吨,含水率维持在 60% 左右,持续生产已超过 420 天。解决了区块内粗细砂混杂的治理难题,投入产出比达1:6,为类似油藏的防砂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4、螺杆泵排砂技术在马 19D 区块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采用大导程转子(导程比 1:8)配合耐温定子橡胶(邵氏 A硬度 85),通过优化转速( 120-150rpm )实现砂粒的有效携带。现场应用表明,在含砂量 ⩽3% 的油井中,系统排砂效率达 92% 以上,平均运行周期延长至 280 天。典型井马 192-8-16 应用后,日产液从 6.5 方提升至9.8 方,检泵周期从90 天延长至320 天。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辽河油田马 19 东营区块的实践表明,针对不同出砂特征采取防砂策略选择效果显著。机械防砂(成功率 86.2% )适用于中粗砂岩,压裂防砂(低渗层增产 25%-40% )分别解决细粉砂和低渗透问题,复合防砂(检泵周期 400 天)则实现粗细砂协同治理,螺杆泵排砂(排砂效率 92% )为中低含砂井提供经济方案。区块综合应用各类防砂技术后,平均检泵周期从 90 天延长至 300 天以上,采收率提升 5.3 个百分点,单井日均增油 0.4-0.8 吨。其中复合防砂投入产出比达 1:6,展现出最优经济效益。
下步工作推广 " 地质 - 工程一体化 " 设计,结合储层物性优化防砂参数(如筛管缝隙 / 砾石级配的数字化匹配)。现场管理措施,制定防砂井差异化管理制度(如复合防砂井每月光纤监测 1 次),建立防砂效果后评估体系,对螺杆泵排砂井实施" 电流- 载荷" 双参数监控。
参考文献
[1] 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2] 国家能源局 .SY/T5184-2017《油气田防砂工艺技术规范》[S].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7.
[3] 辽河油田公司 .Q/SYLH056-2020《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规程》[S]. 盘锦 :2020.
[4] 李兆敏 , 孙仁远 . 化学固砂剂研究进展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45(3):489-497.
[5] 王瑞和等 . 纤维增强压裂防砂技术实验研究 [J]. 石油钻探技术 ,2022,50(1):78-85.
[6] 辽河油田开发处 . 马 19 东营区块开发调整方案 [R]. 盘锦 :2023.
[7]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渤海湾盆地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应用报告 [R]. 北京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