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配套电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作者

赵凤清

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海市 016040

引言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电厂锅炉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化工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质量是影响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达标的水质会导致锅炉结垢、腐蚀等问题,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加能耗,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化工配套电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

1 化工配套电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1.1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化工配套电厂关键设备的运行安全。水中杂质如溶解氧、硬度离子或悬浮物可能导致锅炉结垢、腐蚀或传热效率下降,严重时引发爆管事故。冷却水水质异常则可能造成换热器堵塞或微生物滋生,降低冷却效率并加速设备老化。定期分析水质参数可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通过调整水处理工艺或添加化学药剂维持水质稳定,避免非计划停机和经济损失。

1.2 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水质的化学组成与电厂能效密切相关。锅炉用水中过高的硅含量或导电率可能加剧蒸汽品质恶化,影响汽轮机做功效率;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和生物污垢会显著增加泵送能耗。通过精准分析水中离子浓度、 Φ,pH 值等指标,可针对性优化水处理方案,减少热阻和流动阻力,从而提升热交换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行成本。

1.3 满足环保与合规要求

化工配套电厂的水系统排放需符合严格的环保法规。冷却水排污中的重金属、缓蚀剂残留或锅炉排污水的高盐分可能对周边水体生态造成破坏。水质分析可监控污染物浓度,确保废水处理工艺达标,避免环境处罚。同时,实时数据记录为环保部门审查提供依据,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水质特点

2.1 锅炉用水

锅炉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热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钙、镁离子,易在高温下形成水垢,降低传热效率并引发局部过热。锅炉补给水需经过软化、除盐或蒸馏处理,以减少溶解固体和腐蚀性离子。凝结水通常纯度较高,但可能因系统泄漏混入杂质,需监测电导率和 pH 值。疏水和返回凝结水可能携带金属腐蚀产物或油污,需过滤或化学处理。给水作为最终进入锅炉的水,需严格控制溶解氧、硅含量和铁铜离子,防止腐蚀和汽水共腾现象。

2.2 冷却水

冷却水的水质管理重点在于抑制腐蚀、结垢和微生物滋生。 pH 值需维持在 6.5\~9.0 之间,过低会加速金属腐蚀,过高则促进碳酸钙沉积。电导率反映溶解盐类含量,过高易导致电化学腐蚀。硬度和碱度需平衡,防止碳酸盐或硫酸盐结垢。氯离子具有强腐蚀性,尤其对不锈钢设备,需控制在 200mg/L 以下。此外,需定期投加缓蚀剂、阻垢剂和杀菌剂,以维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 关键指标分析方法

###**3 关键指标分析方法 ∗∗

3.1 硬度分析

锅炉水硬度的测定主要采用 EDTA(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该方法基于 EDTA 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特性。在 pH=10 的氨 -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铬黑 T 作为指示剂,与钙、镁离子结合呈现酒红色。滴加EDTA 标准溶液后,EDTA 优先与游离的钙、镁离子结合,直至所有金属离子被络合,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指示终点。计算时,EDTA 消耗量与水样体积的比值乘以标准系数,即可得到总硬度(以 CaCO3 计,mg/L)。为提升精度,需控制滴定速度,避免过量 EDTA 干扰。此外,高硬度水样需稀释后测定,防止沉淀生成影响终点判断。离子交换法除硬时,树脂的再生周期需根据进水硬度动态调整,而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的除硬效率取决于膜孔径和运行压力。

3.2pH 值测定

pH 值的精准测定依赖酸度计的电极响应特性。玻璃电极的敏感膜对H+ 离子选择性渗透,产生膜电位,与参比电极的稳定电位差构成测量信号。现代复合电极整合了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简化操作并减少液接电位误差。校准环节至关重要:pH6.86(中性)和 9.18(碱性)缓冲液覆盖典型测量范围,校准时需确保电极充分浸润,避免交叉污染。温度补偿功能可修正因样品温度差异导致的电极斜率变化。测定时,电极浸入水样后需等待示值稳定(约 1-2 分钟),剧烈搅拌或气泡附着均会导致读数波动。对于高纯度水(如锅炉给水),需采用低电导率专用电极,并缩短测量时间以防CO2 溶解干扰。

3.3 电导率测定

电导率反映水中离子化物质的总量,其测定基于欧姆定律。电极常数(Q)的标定使用 0.01mol/LKCl 标准溶液(25 C 时 K=1413μS/cm ),通过实测电导值(S)反算 Q=K/S。测量水样时,温度需恒定至 ±0.1℃,因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约 2%/% ),仪器需自动或手动补偿至 25℃基准。四电极式电导池可减少极化效应,适用于高电导率样品(如循环冷却水)。超纯水测量需采用流通池隔绝空气,避免 CO2 溶入导致假性升高。数据解读时,电导率突增可能预示系统腐蚀产物增加或盐水渗漏,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3.4 溶解氧检测

靛蓝二磺酸钠(Winkler 法)的溶解氧测定依赖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性条件下, Mn2+ 被氧氧化为 Mn3⋅+ ,酸化后 Mn3⋅+ 氧化碘离子释出 I2 ,以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氧含量。关键控制点包括:采样时需避免气泡引入,水样溢流 3 倍体积以排除空气;固定剂( MnSO4+ 碱性 KI)加入后需快速密封并混匀;暗处静置确保沉淀完全;酸化和滴定过程需避光操作。现代膜电极法则通过氧分子穿透选择性膜,在阴极还原产生电流信号,适用于在线监测,但需定期校准零点(无氧水)和斜率(空气饱和水)。

3.5 余氯测定

DPD(N,N- 二乙基对苯二胺)比色法利用余氯氧化 DPD 生成红色化合物,在 510nm 处比色定量。操作时,水样需立即分析,避免光照和震荡导致余氯衰减; pH 缓冲至6.5 以区分游离氯( Cl2 、HOCl)与结合氯(氯胺)。邻联甲苯胺法因致癌性已逐步淘汰。对于高浊度水样,需离心或过滤后测定。在线余氯仪多采用安培法,通过测量金电极表面氯的还原电流实现实时监控,但易受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干扰。

结束语

化工配套电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分析是保障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硬度、pH 值、电导率、溶解氧、余氯等关键指标的科学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岩林 .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研究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52(05):188-190.

[2] 蒋婷 , 曾阳 , 王兴法 , 等 . 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与节能研究 [J].技术与市场 ,2019,26(01):124-125.

[3] 孙吉春 , 韩新峰 . 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民营科技 ,2011,(12):11.

[4] 白育宁 , 马文晖 . 浅析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问题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3):119.

[5] 程相利 . 火力发电厂亚临界压力锅炉用水除硅研究 [D]. 北京科技大学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