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人力资源开发路径

作者

贺烨芳

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一、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中,部分管理者与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赋能价值缺乏清晰且深刻的认识。从管理层来看,一些领导过于注重业务指标的达成,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业绩、完成项目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的工作,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或业务成果,因此在资源分配、工作安排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相对不足,未能将其视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从员工层面而言,部分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误解,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与自身职业发展关联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关注薪酬待遇、职位晋升等实际利益,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自身思想境界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的潜在作用。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中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赋能效果。

(二)机制不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协同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沟通机制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与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难以准确掌握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员工思想动态和需求,无法为人力资源规划、培训等提供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在制定政策和实施项目时,也未能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导致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在考核评价机制上,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赋能效果的量化评估指标。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难以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无法得到准确衡量,也难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方式方法单一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通常以会议、讲座等形式开展,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呆板,难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新媒体平台、线上学习软件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此外,缺乏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人心,无法有效发挥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赋能作用。

(四)文化氛围不浓厚

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融合的重要基础,但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一方面,单位缺乏明确且具有特色的文化理念,员工对单位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等认识模糊,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的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团队凝聚力不足,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是事业单位赋能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从人才招聘、入职培训到职业发展规划等各个环节,都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在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确保招聘到的人才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理念相契合。在入职培训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员工。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表彰优秀员工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员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完善相关机制,促进二者深度融合

完善的机制是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深度融合的保障。首先,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与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二者在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上保持一致。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培训需求等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人力资源开发的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员工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奖惩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建立反馈调整机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和员工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和方法,确保二者始终保持有效的融合状态。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创新方式方法是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关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形式。通过建立内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线上学习平台等,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线上培训和交流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此外,还可以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让员工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夯实融合基础

事业单位要注重培育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弘扬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创新进取的精神。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制定文化手册等方式,传播组织文化理念,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工作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融合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从思想、机制、方法及文化等多维度发力,持续探索创新。通过强化引领、完善融合机制、创新方式、营造氛围,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如此,方能为事业单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忠诚度的人才队伍,助力事业单位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琦 . 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J]. 销售与管理 ,2024, (07): 45-47.

[2] 刘松梅 .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3, (25): 129-132.

[3] 赵刚 . 谈思想政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影响 [N]. 山西市场导报 ,2023-06-20 (C04).

[4] 张依涵 .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 [J]. 人才资源开发 , 2022, (13):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