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杨佃育
莒南县涝坡供水有限公司
引言
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水利施工技术能够确保农田灌溉排水顺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然而,在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复杂的技术环节,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对整个工程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探讨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施工特点出发,详细分析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的各项关键技术要点。
1 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特点
1.1 系统性强
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田间道路系统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灌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布局,以确保灌溉后的多余水分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农田积水;田间道路的规划要结合灌溉排水设施的位置,方便农业机械和人员的通行,同时不影响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综合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施工,确保整个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1.2 质量要求高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业生产,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农田的灌溉排水效果、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高质量的水利设施能够保证农田及时得到充足的灌溉用水,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迅速排出积水,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旦水利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如渠道渗漏、排水不畅等,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农田积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对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2 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通过实地勘察,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周边的农业生产布局等信息。在勘察的基础上,根据农田灌溉排水需求、农业生产特点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确定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田间道路等设施的布局和规格。
其次,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要严格筛选合格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管材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的要求,配备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人力保障。
2.2 灌溉排水工程施工
2.2.1 灌溉工程施工
灌溉工程是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的核心内容之一。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渠道灌溉和管道灌溉。在渠道灌溉施工中,渠道的开挖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轴线和坡度进行,确保渠道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以保证水流的顺畅。渠道基础处理要牢固,对于土质较差的地段,需要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防止渠道基础沉降和渗漏。渠道衬砌施工是保证渠道防渗性能的关键环节,可采用混凝土衬砌、浆砌石衬砌等方式。在混凝土衬砌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在浇筑过程中,要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管道灌溉施工主要包括管道铺设和首部枢纽安装。管道铺设前,要对管材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管材无破损、无裂缝。管道的铺设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意管道的坡度和埋深,防止管道积水和冻裂。管道连接要牢固,可采用热熔连接、承插连接等方式,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首部枢纽是管道灌溉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水泵、过滤器、施肥器等设备,其安装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行,确保各设备之间连接正确、运行正常。
2.2.2 排水工程施工
排水工程对于排除农田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作用。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明沟排水和暗管排水。明沟排水施工时,排水沟的开挖深度、宽度和坡度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排水沟的边坡要稳定,可采用衬砌或植被护坡等方式进行防护,防止边坡坍塌。暗管排水施工中,排水管的铺设要保证坡度均匀,接口处要密封良好,防止泥沙进入管道造成堵塞。在暗管铺设完成后,要进行通水试验,检查排水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 田间道路施工
田间道路是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不仅方便农业机械和人员的通行,还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田间道路施工要根据农田的规模、地形和农业生产需求,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和等级。一般来说,主干道宽度应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要求,生产路宽度要便于小型农具和人员的通行。道路基础处理要坚实,对于软弱地基,需要进行换填或压实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路面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混凝土路面、砂石路面等。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砂石路面要注意砂石的级配和压实度,确保路面平整、坚实。
2.4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
在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填筑等活动容易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在开挖边坡处设置挡土墙、护坡等防护设施,对临时堆放的土方进行覆盖或压实,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要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避免施工活动对周边的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还可以在施工区域内适当种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实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要点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施工前期准备到灌溉排水工程施工、田间道路施工以及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科学合理地运用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的灌溉排水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要点,推动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 波 . 高 标 准 农 田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探 讨 [J]. 农 业 灾 害 研究 ,2024,14(10):275-277.
[2] 董 艳 . 高 标 准 农 田 水 利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探 讨 [J]. 农 业 产 业化 ,2025,(0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