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砂路基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靳建龙
130722198906037419
1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道路桥梁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路基作为道路桥梁结构的基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各类路基施工中,填砂路基凭借独特优势逐渐受到青睐。例如,在沿海地区或河砂资源丰富的区域,填砂路基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降低运输成本,还因其良好的水稳性,能有效抵抗雨水侵蚀,减少路基病害发生。但填砂路基也存在一些特性,如砂粒间粘聚力小,在压实过程中若技术把控不当,易导致压实度不足,影响路基承载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填砂路基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填砂路基施工前准备
2.1 地质勘察与分析
施工前,全面且细致的地质勘察是基础工作。通过地质钻探、物探等多种手段,详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土壤特性等信息。例如,在某道路桥梁工程中,经地质勘察发现,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且下部存在软土层。针对这一情况,工程团队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先对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深层搅拌桩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对填砂路基施工的影响,确保填砂路基施工在稳定的地基条件下进行。
2.2 施工方案制定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涵盖施工流程、机械设备选型、人员组织安排、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安全保障计划等内容。以某大型桥梁引道填砂路基施工为例,在施工流程方面,明确规定了从基底处理、砂料填筑、分层压实到边坡防护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和施工要求;在机械设备选型上,结合工程规模和场地条件,选用了大功率的推土机进行砂料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用于压实作业,确保施工效率和压实质量;在人员组织安排上,合理调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明确各岗位职责,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在质量控制措施中,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对每一层填砂的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在安全保障计划方面,设置了安全警示标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3 填砂路基压实施工工艺
3.1 基底处理
坚实稳定的基底是填砂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填砂前,对基底进行认真处理。对于原地面为软弱土层的情况,根据软弱土层的厚度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若软弱土层较薄,可采用换填法,将软弱土挖除,换填强度较高的材料,如碎石、灰土等;若软弱土层较厚,则可采用深层加固法,如上述提到的深层搅拌桩、CFG 桩等方法,提高基底的承载能力。在某道路工程中,基底存在厚度约 2m 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了换填碎石土的方法进行处理,换填深度达到 3m ,有效改善了基底条件。处理后的基底应平整坚实,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 90% ,为后续填砂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3.2 砂料填筑
3.2.1 分层填筑原则
填砂路基应遵循分层填筑的原则,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在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条件下,松铺厚度控制在 25-35cm 为宜。若填筑厚度过大,下层砂料难以压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若填筑厚度过小,则会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在某桥梁引道填砂路基施工中,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松铺厚度为 30cm ,既能保证压实质量,又能兼顾施工效率。在填筑过程中,采用打格上料的方法,根据每层填筑量和运输车辆的装载量,在基底上划分网格,确定每车砂料的卸料位置,确保砂料摊铺均匀。
3.2.2 填筑宽度控制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填砂路基的填筑宽度应适当超出设计宽度。一般要求每侧超出设计宽度 30-50cm 。在某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中,填筑宽度每侧超出设计宽度 40cm ,在路基成型后,再对超出部分进行修整,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质量和边坡稳定性。同时,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保持路基的横坡,一般横坡设置为 2%-3% ,以利于排水,防止雨水在路基表面积聚,影响路基质量。
3.3 压实作业
3.3.1 压实机械选择
根据填砂路基的特点和工程规模,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至关重要。常用的压实机械有振动压路机、静压压路机等。振动压路机通过振动作用,使砂料颗粒产生相对位移,填充空隙,从而提高压实效果,适用于填砂路基的压实作业。在选择振动压路机时,要考虑压路机的吨位、振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一般来说,对于填砂路基,可选用 18-25t 的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在 30-50Hz 之间,振幅在 0.5-1.5mm 之间。例如,在某大型道路桥梁填砂路基施工中,选用了 22t 的振动压路机,其振动频率为 35Hz ,振幅为 1.2mm ,取得了良好的压实效果。对于压路机无法到达的边角部位,可采用小型夯实机械进行夯实,确保压实无死角。
3.3.2 压实顺序与方法
压实作业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在压实顺序上,先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碾压,每次碾压轮迹应重叠 1/3-1/2 轮宽,确保整个路基宽度范围内都能得到有效压实。在压实方法上,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时先用静压压路机进行稳压 1-2 遍,使砂料初步密实,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振动压实的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为 4-6 遍。在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一般行驶速度不宜超过 4km/h,以保证压实效果的均匀性。例如,在某填砂路基施工现场,通过试验确定振动压实遍数为 5 遍,按照正确的压实顺序和方法进行作业,路基压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 95% 以上。
3.3.3 含水量控制
砂料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影响显著。在最佳含水量时,砂料能够达到最大干密度,压实效果最佳。因此,在压实作业前,要对砂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和调整。当砂料含水量过低时,可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补充水分;当砂料含水量过高时,可采用翻晒或掺加干砂等方法降低含水量。在某工程中,通过试验确定砂料的最佳含水量为 12%-15%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洒水车对砂料进行洒水湿润,同时采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对砂料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砂料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压实,有效提高了压实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砂路基压实施工技术要点涵盖施工前准备、材料选择、压实工艺、质量控制以及边坡防护与排水等多个方面。通过细致的地质勘察、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选择优质的砂料并严格控制其质量,采用科学的压实工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确保填砂路基的压实质量,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技术要点进行操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施工技术,以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柏刚 . 填砂路基压实技术施工分析 [J]. 中国公路 ,2024,(18):102-103.
[2] 马振超 . 填砂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J]. 汽车周刊 ,2025,(0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