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兴趣,提升整本书阅读效能
唐绮
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 519000
一、引言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对培养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具有综合性价值。二年级学生处于阅读兴趣培养关键期,虽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识字量与理解能力尚在发展中。因此,教学需聚焦兴趣激发,采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策略,让学生在愉悦体验中走进整本书阅读世界,正如课标强调“关注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获得愉悦体验”[1]。
二、精选读物,奠定兴趣基础
依据第一学段阅读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挑选内容生动、语言活泼的书籍。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以夸张情节展现童趣,《小鲤鱼跳龙门》借动物冒险满足探索欲。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童话、科普等类型的喜好,推荐多样化读物。学者指出“低年级学生应以童话类和故事绘本为主,激发阅读潜能”[2],这样能更好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潜能。
[4] 方译 . 对标联读 |009 怎样开展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语文 ),2024(2):57-58.
必读书目阅读交流分享课为例 [J]. 小学教学研究,2022 (19):23-25.
在版本选择上,注重图文并茂与视听结合。选择配有精美插图、排版疏朗的绘本版本(如《格林童话》绘本),以插图辅助理解;搭配有声读物,通过听读降低阅读难度,增强趣味性 [3]。
三、情境导读,点燃阅读热情
3.1 多维情境创设,激活阅读期待
利用多媒体创设沉浸式情境,如导读《孤独的小螃蟹》时,播放夏夜森林视频并配以虫鸣声,以“小螃蟹为何孤独”的提问引发探究;通过角色扮演导入《一只想飞的猫》,教师戴猫头饰演绎角色“英勇事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魅力 [4]。
[5] 许蓓 . 新课程标准引领下依托快乐读书吧有序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语文 ),2024(2):59-60.
3.2 悬念链设计,驱动主动探究
在关键情节处设置悬念链,如《神笔马良》中,展示马良得笔片段后追问:“他会用神笔做什么?坏人知晓秘密如何应对?”《小狗的小房子》中以 “重物如何搬运?河边遇何危险?” 激发学生翻书解谜的欲望,将悬念转化为阅读内驱力。
四、活动推进,维持兴趣热度
4.1 游戏化阅读活动设计
将阅读与游戏融合,开展“故事拼图”(梳理关键情节)、“角色猜猜猜”(描述特征猜角色)、“冒险棋盘”(设置情节关卡问答)等活动,让学生在掷骰子、拼贴图的过程中回顾内容,使阅读成为充满挑战的趣味体验。
4.2 读写绘一体化实践
鼓励学生以多元形式表达阅读感受,如读《彩色的梦》后画梦境并配短句,读《蜘蛛开店》后续写开店故事。这种 “读—画—写”的联动,既锻炼表达能力,又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阅读成就感 [5]。
五、趣味评价,强化阅读动力
5.1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教师关注阅读态度与方法,在分享会中评价内容理解与表达;学生互评分享的趣味性,培养互学意识;家长记录家庭阅读专注度,反馈孩子对故事的喜爱程度,形成评价闭环。
5.2 特色激励机制构建
除传统奖状外,设立“阅读小明星”展示区、“故事大王”称号、优先选书权等特色奖励,或组织参观图书馆、作家见面会等活动,以荣誉满足与体验式奖励持续激发阅读热情。
六、结语
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聚焦阅读兴趣开展整本书阅读,需通过读物精选打基础、情境导读激兴趣、活动推进维持热度、多元评价强化动力,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兴趣变化,动态优化策略,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吕桃 .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J]. 学周刊,2023(36):124-126.
[3] 吴雪琴 . 因“动”而美的整本书阅读——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