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工管理要点与方法创新分析
姚凤
岳阳市城区公路事务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1. 事业单位政工管理要点
1.1 发挥导向作用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要求做好事业单位的政工管理工作,能够为员工解释疑惑,发挥导向引航作用。如今,单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内部多种文化与思想并存,员工的思想波动也较大,少数员工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对于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出现了失落心理,心态慢慢变得浮躁。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做好政工管理工作,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使之能够稳定情绪、明辨是非。
1.2 融合多种内容
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工作还需与各项日常工作深度结合,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建立出有活力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政工管理工作必须要融合多项内容。第一,与改革的步伐保持一致;第二,与单位的运行机制一致,能够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运作机制,使之能够满足单位的现代化转型要求;第三,与员工成长相一致,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竞争上岗的契机,为员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科学的政工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 现阶段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
2.1 坚持以人为本
事业单位的政工管理工作需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员工作为工作的核心,将历史、现实相结合,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将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价值、推动单位发展作为政工管理工作的要点。在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与单位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够有效激活员工的工作热情,继而提单位的核心凝聚力。一是让员工认同单位文化建设。文化是单位发展的根本,能够将员工与单位紧紧地凝聚起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使命感。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设出能够被事业单位大多数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念,营造出人人受尊重、受重视的文化氛围,使每个员工的贡献都可以得到单位的激励与赞赏,以此来引导员工为了单位的发展积极进取。二是尊重员工个人发展。在实际的政工管理工作中,要关注每个员工的个体发展,使之能够自愿投身于工作中。在现代化的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视以人为本,但在单位的政工管理工作中,这项工作的开展成效却并不理想。对此,在开展政工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广大员工的利益,尊重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认可其个人价值,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群体的凝聚。三是激活员工工作积极性。在部分单位中,员工对于工作缺乏激情,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影响了单位的综合效益,对此,还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为员工提供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政工管理人员也需为员工予以必备的关怀。
2.2 加强队伍建设
要做好单位的政工管理工作,需做好政工队伍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任务,对于内部的政工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优化队伍建设。根据政工管理工作的要求选派优秀员工进入,提高整个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关注每一个政工人员的成长,稳定队伍的思想,持续优化队伍结构设置,引入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新型人才,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办事能力,竭力培育年轻的政工人才,为现有的政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还需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政工队伍的专职化发展,建立起畅通的晋升机制,将激励、晋升结合起来,对于在政工工作改革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调动起整个政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专门力量建设。专门力量能够为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劲推动力,由于政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加之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这就需要从单位发展角度来创新制度,鼓励政工队伍树立斗志,保障这一队伍的战斗力。而管理者也需要做到以身作则,充分地关心人才、尊重人才,为政工人员树立榜样,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2.3 丰富工作形式
2.3.1 发挥出传统工作模式的优点
一是用好会议形式。会议是一种直观、直接的沟通方式,线下会议的作用是网络会议所无法取代的,在新形势下,单位的政工管理工作依然需要用好会议形式;二是组织主题教育。政工管理工作中也常常涉及多种类型的主题教育,政工人员需落实好党中央文件精神,通过各类主题教育形式为员工讲述政策的内容、背景与影响,坚定员工的改革信心;三是组织业务培训与技能竞赛。通过培训与竞赛增强员工的从业素质、专业技能、现代意识,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四是组织读书会。设置学习型党组织,定期组织读书会,邀请员工定期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这不仅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还能够营造出和谐的单位环境。
2.3.2 发挥媒体作用
一方面,用好新媒体。“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新媒体发展,使得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为顺畅,在开展政工管理工作时需用好新媒体作用,使得思政工作内容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像、文字等方式传播,为员工提供高度开放性、形式多元丰富的平台;另一方面,需发挥出传统媒体价值。尽管新媒体迅速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可以替代传统媒体,比之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更强,也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在借助新媒体开展工作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式,政工人员都必须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主动深入到员工群体中,充分地信任员工、依靠员工,善于听取他们的经验,能够不断探求新的工作方法,善于总结问题和不足,做到边实践、边提高。
2.4 建立保障机制
良好的保障机制能够为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解决后顾之忧,可提高单位全员对于这一工作的信心与热情,保障机制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物质保障。单位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花费一定量的资金,长期以来,普遍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这无疑影响着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单位需要为政工管理工作分拨必备的资金,更新软硬件建设,帮助政工人员解决工作的后顾之忧。二是提供精神保障。对于政工管理工作的精神保障,需从正向、逆向两个方向出发。从正向角度,要求管理者对政工工作的意义与必要性有应有的重视,做到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促进政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逆向角度,要求政工人员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政治优势,发挥出政工工作的作用,稳步助推事业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单位管理者充分看到政工工作带来的作用。
结语
政工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实际的政工管理工作中,需主动吸取政治学、教育学、法律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政工队伍,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切实维护好广大员工的权益,将员工群体充分凝聚起来,调动起他们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连双强 . 新时期提高事业单位政工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14):188-190.
[2] 朱庆杰 . 新时期提高事业单位政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