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
李军 李翔
泗阳县运南灌区管理所 江苏省 223700,皓筠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 江苏省 223700
引言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间,难免会遭遇自然界的各种考验,其中洪水因其高发性和强破坏性,成了最具典型的威胁之一。为了保证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与进度可控,需要系统部署防洪度汛专项措施。本文针对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为水利建设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推进。
1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的重要性与面临的挑战
1.1 重要性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间,防洪度汛工作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在工程施工时,突然面临洪水威胁,临时围堰随时可能会被冲毁,施工场地被洪水淹没,施工现场器械、设备以及材料都会被损坏,工程进度也会因此而严重滞后,导致项目不能按期完工,进而阻碍了工程预期效益的达成。与此同时,工程施工期间开展防洪度汛工作,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洪水突发且破坏力强,若防护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另外,施工期防洪度汛工作还肩负着周边社区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任,一旦洪水将堤坝冲毁,下游地区将面临严重的灾害威胁,生态平衡也会遭受剧烈冲击。
1.2 面临的挑战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开展防洪度汛工作,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难题。一是,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和气象环境变幻莫测,洪水的发生具备不可预见性,这就增加了防范难度,无法精准预判其时间节点、影响范围以及动力强度。二是,工程施工作业与防洪度汛工作存在冲突性,在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回填和临时设施搭建等施工任务,而这些施工操作可能会对原来的地形地势以及水文条件产生影响,从而削弱了河道泄洪能力,防洪难度也随之提升。三是,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缺乏对防洪度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防洪意识不强、应急准备不充分、资源配置匮乏等,这些问题都增加了防洪度汛工作的实施难度[1]。
2 水利建设工程安全度汛的要求
2.1 防洪堤坝的设计
防洪堤坝作为水利工程中防洪度汛的核心设施,其设计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如洪水位范围、水流量大小以及水流对堤坝的冲击力等。通过科学计算和合理布局,可有效提升堤坝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增强其抵御洪水的能力,保障周边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2 水库管理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水库作为调洪的核心设备,加强水库管理至关重要。工程施工期间,通过科学调控水库的蓄水和泄水,让水库的储水量和排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缓解下游洪水冲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特别是抵御洪水威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 泵站运行
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泵站作为关键的水利设施,承担着排水和调水的重要功能,尤其在汛期防洪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泵站通过及时排除内涝积水、调节区域水位,有效降低洪水风险,保障工程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为确保泵站持续高效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包括检查机电设备、清理进水口杂物、测试控制系统等环节,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同时,还需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情况下泵站能够迅速投入运行。
2.4 土石方工程的处理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中,土石方工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土石方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及时妥善处置工程产生的废弃料和余料,防止引发河道和水库堵塞,或产生功能影响。
2.5 设备保障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需配备大量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及时更换磨损部件,排除故障隐患,保障其正常运转。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升设备使用与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推动施工工作有序、安全、高效开展,确保工程建设按计划顺利完成。
3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间,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防洪度汛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需强化水文气象监测工作。通过对施工区域及周围布设监测站点,针对水位、水流量和降雨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能够精准预测洪水的演进态势和风险系数。其次,与气象、水文等相关单位搭建高效的信息共享桥梁,能够清楚了解天气变化和洪水趋势预测。然后,结合监测的数据信息和趋势预测,设定不同等级的预警评判标准。一旦达到相对应的等级标准,就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预警信息,保证施工人员和周围人们都能及时掌握洪水发展动态,从而有效采取相应的防范举措[2]。
3.2 实施有效的工程措施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实施有效的工程措施是防洪度汛的重要举措。首先,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洪水特点以及地质条件科学修建临时围堰。临时围堰设计规划时,要综合考量洪水的极限水位以及最大流量,合理提高围堰的建设标准,保证它具备高强度、高稳固性以及强抗渗性。其次,加大对临时围堰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力度,一旦发现裂缝、漏水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另外,将施工区域和临时设施安排妥当也是必要举措,结合工程和周边情况,尽量将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选择在地势高、排水通畅的地方,从而降低洪水爆发风险。如果一些临时设施不得不建立在低洼区域,则需有效落实针对性的防洪加固措施。
3.3 强化组织管理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强化组织管理是确保防洪度汛措施能够落地实施的关键。首先,要专门组建一支防洪度汛工作小组,明晰每个部门及其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严格落实好防洪度汛的责任。该小组还需负责拟定防洪度汛的整体规划,以及处理洪水险情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遭遇突发洪水威胁时,能够有序应对。其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洪水风险系数,提前准备充足的防洪度汛物资,其中涵盖沙袋、土工布、排水泵、应急照明设备等品类。定期对这些防洪度汛物资进行清点和维护,保证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另外,还要深化与所在区域的政府机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附近工程项目的协调联动。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在防洪度汛工作开展中,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动态调度,形成多方协调的防洪度汛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整体抗洪能力。
3.4 加强防洪度汛培训与演练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加强防洪度汛培训和演练,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防洪安全意识,有效增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首先,制定防洪度汛培训和演练计划,组织施工人员系统学习洪水灾害特征、防洪技术要点、应急预案要点以及操作规范等内容。通过系统性、周期性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清晰理解防洪度汛工作的重要性,熟练掌握相关的防洪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另外,还需建立常态化的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洪水灾害情境,不仅能够在演练场景中及时发现应急预案的漏洞并加以改进,还能让施工人员在模拟实战中积累经验,显著提升工程队伍在洪水灾害来临时的应急处理能力[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采取防洪度汛措施,不仅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必要手段,更是维护人们生命安全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有效的工程措施、强化组织管理措施以及加强防洪度汛培训与演练等措施,全面提高了防洪度汛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的风险防控能力,为水利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鹏 , 吴坤 .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 [J]. 中华建设 ,2024(18):13-15.
[2] 闫宏权 .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 [C]//2023 智慧城市建设论坛广州分论坛论文集.2023.
[3] 高怀振 .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措施 [J]. 水利技术监督 ,2023(4):198-20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