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科普教学模式的研究
王清方 李玉洁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 安徽阜阳 236000 阜阳市北京路第一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一、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中,智能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场景或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创客项目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性。在创客教学中,学生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智能技术工具获取信息、探索知识,并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学生在利用编程软件完成一个智能机器人项目时,需要不断尝试、调整代码,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理解编程逻辑和机器人运行原理,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 - 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展示方式。如学生可以通过编程展示逻辑 - 数学智能,利用 3D 建模展示空间智能,借助多媒体汇报展示语言智能等,满足不同智能优势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实践现状调研
为了解该教学模式的实践现状,对 5 所城乡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5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 ,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调查显示: 75% 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3D 打印机、开源硬件等基本智能技术设备,但仅有 58% 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智能设备,如无人机、智能传感器套件等。设备配备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的全面开展。约 65% 的教师接受过智能技术相关培训,但能够熟练将智能技术融入项目式教学的教师仅占 30% 。部分教师表示缺乏系统的项目式教学培训,在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困难。高达 85% 的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创客教学模式感兴趣,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 45% 的学生反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智能技术操作难度较大或设备不足,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三、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实践案例
案例一:“智能校园环境监测系统”项目
1. 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决定让学生设计一个智能校园环境监测系统,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项目目标是学生能够利用智能技术搭建一个实时监测校园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系统,并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
2.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小组进行项目设计。首先,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选择合适的智能传感器和开源硬件搭建硬件平台。运用编程知识编写代码,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最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制作可视化图表。
3. 智能技术应用:在项目中,学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云计算技术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环境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
4. 实施效果:通过该项目,学生不仅掌握了智能传感器的使用、编程技巧和数据分析方法,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在项目成果展示中,各小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校园环境的建议。经调查,参与项目的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了 50% ,对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案例二:“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复原”项目
1. 项目背景与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复原”项目。目标是学生利用智能技术重现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
2. 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传统工艺等资料。然后,运用 3D 建模软件创建街区建筑的三维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虚拟场景。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为虚拟场景添加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如人物角色、传统活动等。
3. 智能技术应用:此项目主要应用了 3D 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3D 建模技术用于精确还原建筑外观和内部结构,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能够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历史文化资料和故事。
4. 实施效果:项目完成后,学生制作的数字化复原作品在学校展览中受到好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升了45%,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部分学校智能技术设备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项目实践的需求。同时,优质的创客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偏远地区学校难以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料和案例。教师在智能技术应用和项目式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的创客项目。项目式学习周期较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进度不一致、团队协作不畅等问题,给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带来挑战。
解决策略:政府加大对中小学智能技术设备的投入,建立区域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整合优质的创客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补充智能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包括智能技术应用培训、项目式教学培训和跨学科知识培训等。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师在项目开始前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评价标准,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指导,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促进团队协作。
结论:智能技术支撑下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俊杰 , 李梦华 . 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思考 [J]. 中国电化教育 , 2017(04): 123-128.
[2] 郑小军 , 张霞 . 基于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 [J].中国电化教育 , 2021(03): 104-110.
[3] 王丽华 .“双减”背景下初中创客教育学科育人策略研究 [J]. 文学少年,2022(15):88-90.
[4] 郑燕林 , 李卢一 .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J]. 开放教育研究 , 2014, (06): 42-49.
[5] 杨现民 , 李冀红 .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15, (02): 23-34.
[6] 李晓密 , 李建厚 , 孔亚亚 . 我国创客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J]. 创新教育研究 , 2020, 8(6): 116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