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图书馆办公室管理职能转型与创新路径

作者

韩慧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图书馆  016200

一、引言

随着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公众文化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服务的重要枢纽,其服务场景、运营模式和服务理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图书馆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核心部门,肩负着保障图书馆高效运转、推动服务创新升级的重要使命。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办公室管理职能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图书馆发展需求,如何实现管理职能的成功转型与创新,成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关键所在。

二、新时代图书馆办公室管理职能现状分析

(一)传统管理职能概述

图书馆办公室传统上主要负责行政事务管理,如文件收发与存档、会议组织安排、办公用品采购与管理、人事档案维护等。这些工作侧重于维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转秩序,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二)面临的挑战

① 信息技术冲击: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中, 60% 以上的图书馆已部署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管理平台。这要求办公室不仅要熟练操作各类数字化办公软件,还需具备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为图书馆资源配置、服务优化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传统以纸质文件流转为主的办公方式,在面对日均数万条的读者行为数据时,已无法满足高效管理需求。 ② 读者需求多样化:当前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调研表明,除文献借阅外,约 45% 的读者希望图书馆能提供专业的学术讲座, 38% 的读者期待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服务, 27% 的读者对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图书馆办公室需要协调采编、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整合各方资源,以满足读者日益复杂的需求。 ③ 服务质量要求提升:社会公众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图书馆服务投诉率成为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调查中,读者对服务响应速度、问题解决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仅为 72% ,这对办公室在服务监督、流程优化、部门协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新时代图书馆办公室管理职能转型方向

(一)从行政事务处理向综合协调转变

办公室需打破部门壁垒,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在策划大型文化活动时,如“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办公室需提前 3-6 个月组织采编部确定活动主题书目,协调技术部搭建线上活动平台,联合服务部制定活动宣传推广方案,并与外部文化机构沟通合作事宜。通过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和跨部门协作流程,确保活动各环节有序推进,提升图书馆整体运行效率。

(二)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支持转变

主动开展需求调研是实现服务升级的关键。办公室可每季度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收集读者和业务部门需求。例如根据科研人员对前沿文献的需求,协调采编部及时采购相关资源;针对服务部门提出的技术培训需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提前谋划解决方案,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

(三)从日常管理向战略规划参与转变

办公室应深度参与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在制定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时,办公室通过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读者需求变化数据,并结合图书馆自身馆藏资源、技术实力等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数字资源建设、拓展社区服务等建议,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决策参考。

四、新时代图书馆办公室管理职能创新路径

(一)管理理念创新

① 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将读者需求贯穿管理工作始终。某公共图书馆在办公区域设立 24 小时智能意见箱,读者可通过扫码提交意见和建议,办公室每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在 3 个工作日内给予反馈。同时在图书馆空间改造项目中,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增设亲子阅读区、创客空间等特色功能区域,有效提升读者满意度。 ② 强化创新与变革意识:定期组织创新工作坊,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前沿管理理念和创新实践案例。某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每月举办“创新思维碰撞会”,鼓励员工提出管理创新点子,并对优秀方案给予资金支持和表彰奖励,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二)服务模式创新

① 个性化服务定制: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行为数据,构建读者画像。某城市图书馆通过分析读者借阅历史、浏览记录等数据,为不同类型读者定制个性化阅读推荐清单。针对儿童读者,推荐绘本和科普读物;为职场人士推送职业技能提升类书籍,推荐准确率达 85% 以上,有效提高了读者的资源利用率。 ②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打造“云图书馆”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在疫情期间,某图书馆推出“线上阅读打卡”“云端讲座直播”等活动,同时提供线下预约取书服务。活动期间,线上平台访问量突破 50 万人次,线下预约取书服务订单量达 2 万余单,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边界。

(三)技术应用创新

① 引入智能化办公系统:部署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文件审批、工作流程管理的数字化。某图书馆引入 OA 系统后,文件审批周期从平均5 个工作日缩短至 1 个工作日,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利用智能会议室管理系统,实现会议室在线预约、设备智能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②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建立图书馆数据分析平台,对读者行为、资源利用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分析发现,晚上 7-9 点是线上资源访问高峰期,办公室据此协调技术部门加强服务器带宽配置,并在该时段推送特色服务。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可自动解答 80% 以上的常见咨询问题,有效减轻人工服务压力。

(四)人员素质提升创新

① 多元化培训体系:制定分层分类的培训计划。针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基础管理知识和办公技能培训;对中层管理人员,组织参加行业高级研修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鼓励员工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给予相应奖励。某图书馆通过系统培训,员工持证上岗率从 60% 提升至 90% ,团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②激励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管理创新、服务质量、团队协作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设立“创新贡献奖”“服务之星奖”等专项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某图书馆实施新的激励机制后,员工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 40% ,推动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办公室管理职能的转型与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从行政事务处理向综合协调、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支持、从日常管理向战略规划参与的转型方向,并在管理理念、服务模式、技术应用、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实施创新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办公室的管理效能,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未来图书馆办公室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和读者需求变化,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为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晴 . 利用信息技术发挥高校图书馆办公室职能探究 [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21(11):94-95.

[2] 丰自凤 .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服务优化途径探讨 [J]. 办公室业务 ,2020,(13):187-188.

[3] 王 利 民 . 图 书 馆 办 公 室 人 员 的 管 理 职 能 与 素 养 [J]. 经 济师 ,2017,(0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