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刘颖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130300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朗读教学的价值,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较弱。基于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1]。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创新朗读教学方式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读好“看”字、“摸”字三个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将“看”、“听”、“摸”三个词语读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词语读得更加准确。在学生将三个词语读好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西沙群岛有什么?西沙群岛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的人?通过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有更深的了解 [2]。
又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以检查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钩”字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准字音。教师要让学生多朗读几遍《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以检查学生对“钩”字的理解是否到位。
例如:教师可以将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分解成朗读技能训练、朗读内容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等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朗读技能训练分为几个阶段,并进行目标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课文读准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课文读流利;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更加生动形象。
二、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例如:在教授《画杨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课文内容播放出来。多媒体设备能够展现出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杨桃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进行观察。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圆形的杨桃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杨桃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杨桃图片。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和交流关于这篇课文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与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与展示机会。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3]。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注重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注重情境设计与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魅力。
三、引入角色扮演,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入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会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的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小蝌蚪,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小蝌蚪的妈妈,与学生进行对话。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小蝌蚪的妈妈,告诉小蝌蚪应该如何去找妈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蝌蚪的爸爸,让他们讲述自己是怎样找到妈妈的。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角色扮演法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花生、地瓜等形象,通过朗读体会花生和地瓜对人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花生、地瓜等角色,让他们体会人物特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扮演老鼠、老鹰等角色,让他们体会人物特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会人物特点[4]。
四、引导学生感悟语言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朗读教学是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与掌握,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课文的图片、视频等,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例如: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时,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加投入地学习。最后,教师要组织有效的朗读教学活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个人朗读、小组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本阅读能力的发展。但在现阶段,教师在朗读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对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研究与朗读教学有关的核心素养内容,根据学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通过范读指导朗读重点,并不断丰富朗读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与反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为他们今后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丽梅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15):74-76.
[2] 马忠秀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3):16-18.
[3] 袁都维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23):42-44.
[4] 张海燕 . 核心素养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19):52-5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9.017.
作者简介:姓名:刘颖,性别 :女,出生年 :1979,民族 : 汉,籍贯: 吉林德惠,职务 : 小学教师,职称 : 一级教师,学历 : 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