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张丽丽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高中 21331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生主体;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转变。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首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单向讲授,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然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和反思总结等方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利于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教师在探究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利于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下取得进步,从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课堂氛围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他们应该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情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具有挑战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问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函数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某城市的出租车费用与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现在,教师需要探究这个函数的具体形式,并据此计算出不同行驶距离下的费用。”

(三)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探究方式和探究路径。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相互启发和借鉴中共同进步。

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偏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完善评价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是探究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以下评价方式: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探究成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探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展水平。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是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以期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士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结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62-63.

[2]安吉才.高中数学突出学生主体学习行为的引导方法[J].高考,2020, (30): 9.

[3]王志永.论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知识文库,2019,(22):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