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教学评价的问题、策略及实践案例
陶毅
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小学校
一、小学劳动课教学评价的问题
(一)忽视劳动课程理念
传统的劳动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劳动知识技能掌握的评价,这种更多关注智育方面的评价不符合课程理念中“ 坚持育人导向” 。
传统的劳动评价着重于劳动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劳动体验和表现,关注在劳动课上学生完成了哪些劳动任务,做出的劳动成果如何,这种更多关注劳动结果而缺少对学生劳动过程体验和表现的评价不符合课程理念中“ 注重综合性评价” 。
(二)缺少劳动素养提升
传统的劳动评价受传统劳动课堂教学的影响,依据学生对劳动步骤的简单模仿和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方面的认知、看法、态度和情感缺少评价,影响学生“ 劳动观念”的发展[1]。
传统的劳动评价对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综合运用劳动知识、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也即是劳动过程中的创新、创造关注不够,容易使得学生对劳动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疲倦和厌恶的心理,不利于课程的实施,影响学生“ 劳动能力” 的发展[2]。
传统的劳动评价时常是以一次性或零散性的劳动表现为评价依据,很少评价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劳动表现。一次性或零散性的劳动表现,注重学生在某一次劳动中的过程美与劳动的快乐,忽视了劳动需要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等习惯和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等品质。劳动课的评价缺少以学生经常性的劳动实践为评价依据,影响学生“ 劳动习惯与品质” 的发展。
传统的劳动评价关注学生成功的劳动作品,而劳动中的失败作品缺少关注,劳动中学生的效率、追求精益求精等隐形的内在精神品格也忽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劳动课程真正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评价影响学生“ 劳动精神” 的发展。
(三)弱化劳动整体构建
学者指出,当前的劳动评价对于劳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环节存在割裂现象,缺乏一体化构建。具体体现在评价内容未指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评价对课堂教学实施的促进不明显。
二、小学劳动课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以劳动课程理念为指引
课标指出,劳动课程需要注重综合评价,即是劳动评价“ 谁来评、怎样评、评什么” 。具体来说,教师(劳动课、其他学科)、学生及家长组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实施时以劳动课教师的评价为主要依据;采用平时课堂表现结合学段综合表现的评价方法,结合具体的劳动项目,借助多样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工具,如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对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行评价[3]。其中,劳动清单包含劳动内容、劳动体会和评语,劳动档案袋在劳动任务单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日志。评价时要过程与结果并重,关注劳动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以劳动素养发展为目标
评价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评价对课程实施情况具有反馈改进的重要作用。在劳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师资水平不同,导致评价内容和标准难确定,造成劳动评价零散缺乏进阶和系统。在课标中,劳动课程的评价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核心素养四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劳动过程中的体现。基于此,在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应时刻把握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导向性原则,在学生完成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关注核心素养的体现和发展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评价。比如在服务性劳动中,应侧重于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评价[4]。评价时,要结合具体的劳动项目所属任务群对应的劳动内容,运用综合化的评价方法,既关注学生在日常劳动课堂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在学期、学年结束后的表现。
(三)以教学评整体构建为路径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目标紧密围绕课程核心素养来确立,课堂教学活动紧密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开展。对学生劳动实践的评价就是课程核心素养的隐性体现。课标指出“ 劳动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5]基于此,要充分挖掘劳动教材中的劳动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劳动经验和发展需要,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因地制宜,设计安全的丰富多样的劳动体验项目,运用师生演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劳动知识学习和实践考察探究;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劳动体验项目,选择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借助评价工具,对学生劳动进行平时表现评价。
三、小学劳动课教学评价的实践案例
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验)读本中第三单元“ 种植植物 体验自然” 第 3 课内容《水培绿萝》为例,结合劳动课程理念、劳动素养培养、课题内容,确定了“ 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分享、多元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按操作步骤用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水培绿萝”这一教学目标。情景任务导入后,各小组交流讨论水培绿萝会用到的材料与工具,教师随机抽小组说一说,听取并点评。接着再布置任务:讨论水培绿萝的操作步骤,随机抽小组汇报水培绿萝的操作步骤,点评并邀请其余小组补充。引导学生根据操作步骤,谈一谈水培绿萝的注意事项,随机抽小组汇报,点评、总结注意事项。再布置任务:根据操作步骤,正确进行水培绿萝。巡视课堂,适时指导,邀请小组晒一晒,邀请各组代表完成互评,再完成师评,并结合生评,评选最美劳动成果和劳动能手。
参考文献:
[1]唐勇.劳动评价三注重[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02):51-52.
[2]殷世东,桑安琪.对中小学劳动课程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福建教育,2023,(43):24-27.
[3]周明红,冯雪良.小学劳动课程评价连续体的建构与实施[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3,(09):31-33.
[4]刘红玉.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实践与反思[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3,(08):48-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