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日晒面气象条件分析
白淼 蒋梦非 翁一匀 林俊杰
淳安县气象局 浙江淳安 311700
0 引言
淳安县石林镇在近年培育了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传承、当下年产值已达亿元的产业——日晒面产业。古法日晒面条以阳光晒面,视天气条件在自然环境下晾晒一至两天,既保留了鲜面条的口感和天然麦香,又使得面条更柔韧、耐保存[1],一直以来均作为当地人日常享用、走亲访友的佳品。
本文拟对石林日晒面生产相关的气象条件开展统计分析,揭示该地区气候环境和气象要素对日晒面生产活动的影响规律,为产区生产管理及气象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淳安石林镇日晒面产业区范围内的共 3 个气象自动站2020-2024 年的气象资料。应用气候资料统计整理方法,得出该产业区的平均气候特征。
日可照时数以测站所在纬度计算得出。季节划分以淳安县常年平均季节转换日期确定。
2 石林日晒面产区小气候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2.1 光照特征及影响
光照是日晒面生产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光照不足会延长面条的干燥时间,更增加霉变风险。
根据相关测站多年气象观测可知,石林日晒面主产区(以下称为该地区)年均无雨日164.2 天,占比 45‰ 。按照季节分布,春季无雨日为10.6-12天,夏季除6 月受梅雨影响外,其余时间在12.8-15.2 天之间,秋季受高压控制,天气总体晴朗干燥,无雨日数在 17.2-17.4 天,冬季 16-19 天。下文中对该地区气象要素的分析,均为无雨日中的观测要素统计平均值。
除无雨日的多少外,每日的有效光照时数也很关键。该地区日均可照时数 12.2 小时,无雨日实际日平均日照时数 7.7 小时,相对可照时数占比63.1‰ 。
为更好地分析不同季节日照的有效率,制作如下对比图:

春季日平均日照时数为7.4-8.8 天,夏季除6 月受梅雨影响外,其余时间在 8.1-10.1 天之间,秋季在 6.9-6.6 天,冬季 6-6.5 天。春夏季受季风降雨影响,无雨日相对较少,但平均单日日照时数较长;反之,秋冬季虽有较多的无雨日,但日照时数较短。因此,春夏季的气象条件更适宜晒面。
总体而言,石林镇年日照时数充足,日照有效率较高。
2.2 温度特征及影响
光照通过太阳辐射,使得大气环境和面条本身获得一定的温度,由升温产生的蒸发带走生面条中多余的水分,这也是日晒面能够得到干燥并延长保存时间的关键原因。同时,适当的温度能促发各种酶化反应,有利于麦香类物质如醛类、脂类等物质的累积。[2]
石林日晒面主产区年平均气温 18.2∘C ,年均最高气温 25.1∘C ,年均最低气温 13.7∘Cc 。春季日平均气温为 12.8–21.8∘C ,夏季在
之间,秋季在
,冬季 5.9-8.3∘C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适中,有利于日晒面发酵及干燥过程中酶的活性保持。夏季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更有利于生产的稳定性。冬季气温较低,虽使得晒面时间增长,但较低的温度抑制霉菌、微生物的活性,减少霉坏。
2.3 湿度特征及影响
晾制日晒面需控制生面条的失水速率,关键是保证面条的均匀干燥。由于日晒面条主要是一天内完成,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天之内的湿度变化,统计分析了逐月平均5-19 时之间的平均相对湿度。

每日5-10 时,相对湿度约在 65%-90% 之间,平均值 79.8‰ 。这一时间段,处于生面条的干燥初期,足够的湿度条件,有利于面条的均匀脱水。10-15 时,相对湿度约在 45%-65% 之间,平均值 55.9‰ 。这一时间段,生面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硬化,外表性状稳定,此时适中的湿度条件,可以增加脱水的速率,加快面条的干燥,同时保留一定的水分和韧性,这也是日晒面口感的保证。15-17 时,相对湿度约在 35%-55% 之间,平均值 44.6‰ 这一时间段,若当日日照充足,面条已充分干燥,相对较低的湿度有利于面条的定型和收贮。值得注意的是,在17 时之后,由于日照条件的转差,湿度基本都有所增加,此时要及时收拢面条,避免面条返潮的风险。
3 可影响实际生产的气象风险因子
该地区夏季日平均最高气温在
,年均 35∘C 以上高温日数40.3 天。高温时段虽有利于快速干燥,但过高的温度容易使面条外表迅速干燥硬化,内部水分难以散发,产生霉变,严重影响面条品质。高温下部分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流失增加,会使得麦香减少。
冬季日平均最低气温在 1.8–4.1∘C ,年均 2∘C 以下低温日数 24.3 天。过度低温能破坏蛋白质,容易使面条的延展性下降,发生裂纹、断裂等情况,增加生产废品率,产生成本浪费。[3]
4 结论
(1)气候条件适宜性
石林镇具备传统日晒面生产的优越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适中;年相对湿度利于均匀干燥;充足日照时数是自然晾晒的核心保障。
(3)本地化气象服务需求
当气象预报将出现 35∘C 以上高温、 2∘C 以下低温天气时,需启动针对日晒面生产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使相关生产主体实现灾害风险早避防。这也将促进本地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刘锐,邢亚楠,孙君茂等.杂粮挂面的市场供给与消费群体[J].食品工业,2019,40(11):170-174.
[2]章绍兵,陆启玉,吕燕红.脂类对面条品质的影响[J].粮油食品科 技,2005,13(1):12-15.
[3]赵京岚,李斯深,范玉顶等.小麦品种蛋白质性状与中国干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144-0149.
[4]张玉荣,郭桢祥,王东华等.小麦淀粉的理化特性与面条的品质[J].粮油食品科技,2003,(4):15-17.
[5]陈明艳,黄汝红.农业气象服务“ 三农” 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4,45(3):124-125,127.
[6]辽宁省喀左县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手册[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