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李爽
第十二师一0 四团中心小学830009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石。听和说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读和写是信息表达和获取的重要手段,而思考则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核心。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
1. 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活动设计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学习路径。然而,单纯地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部分。例如,在学习某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设计户外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相关的自然景观,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主题设计拓展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角色扮演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模拟对话和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如模拟新闻采访、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更好地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活动设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 创设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从而找到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切入点。例如,在讲解关于家庭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或分享家庭故事,从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环境资源来创设生活化情境。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博物馆或历史遗迹等,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情境中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善于理解和关心他人。
3. 注重实践操作与体验
实践操作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例如,在学习描写四季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四季的理解,绘制四季风景画或制作四季主题的手工艺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四季的变化和美丽。除了手工制作和绘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例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分类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收获,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活动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优化活动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学语文活动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奕宏 . 依托“教 - 学 - 评”一体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为例 [J]. 新教育 , 2020, (S1): 168-169.
[2] 林丹艳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J]. 教育艺术 ,2020, (03): 22+24.
[3] 石玲 . 基于课堂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J]. 甘肃教育 ,2020, (05): 59-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