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建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浅谈

作者

杨伟斌

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建工程的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外墙渗漏作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还可能导致墙体结构损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1]。因此,深入分析房建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2.1 材料方面

2.1.1 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

在选择新型墙体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性能特点,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渗漏。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还需综合考虑材料类型、特性、适用场景等多方面因素。

2.1.2 提高外墙装饰材料的质量

使用高质量的外墙饰面砖和粘结材料,确保灰浆饱满,勾缝密实,防止雨水通过饰面砖内的空腔渗入墙体[4]。

2.1.3 优化外墙抹灰材料

采用合适的外墙抹灰材料,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和强度,避免因抹灰层开裂导致渗漏。

2.1.4 加强门窗材料的质量控制

选择质量可靠的铝合金门窗,确保窗台有泄水孔,推拉窗底框内缘板高于外缘板,铝材之间接缝用扣接或密封胶密封,防止雨水进入框内空腔而渗入墙身。

2.2 设计方面

2.2.1 完善构造设计

在设计中增设窗楣线和滴水线,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雨水倒灌。对于女儿墙等易开裂部位,设计反梁结构,减少因结构变形引起的渗漏风险。窗台防水板具有防水防潮、保护窗台结构的作用。

2.1.2 加强材料设计

对于外墙饰面为涂料的部位,增加保护层设计,如采用防水腻子或防水涂料作为保护层,提高墙面的抗裂性和防水性。同时,对预留洞口进行防水设计,如设置防水套管、防水密封材料等,防止雨水通过洞口渗入墙体。

2.1.3 考虑防水系统设计与外墙防水重要性

在设计阶段引入系统化的防水设计理念,将外墙防水作为整体建筑防水体系的一部分,与其他部位的防水措施相互配合,形成全方位的防水防护。例如,结合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等,通过合理的排水坡度、防水层延伸等设计,减少雨水在外墙的停留时间和渗透机会。

外墙防水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够保护建筑结构、防止室内渗漏、减少维修成本。

2.3 施工方面

2.3.1 严格控制砌体施工质量

砌筑过程中,确保砂浆饱满度达到规范要求,避免出现干砖上墙现象。在砌筑前,对砖块进行充分湿润,同时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和强度,确保砌体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施工完成后,及时对砌体墙面进行清理,去除灰尘和杂物,为后续的抹灰施工创造良好的基层条件。

2.3.2 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合理控制振捣位置和时间,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对于墙、板同时浇筑的情况,应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沉实时间,确保混凝土充分沉实,减少因沉实不足导致的裂缝。同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采用合适的养护方法,如洒水养护、覆盖养护等,确保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减少温差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出现。

2.3.3 规范门窗安装施工

在门窗安装过程中,确保窗框安装牢固,填缝密实。对于组合窗,加强拼接管的连接质量,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同时,对窗台进行泛水处理,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室内。此外,安装完成后,应对门窗周边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如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门窗的防水性能。

2.3.4 提高外墙面抹灰层施工质量

在抹灰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充分处理,确保基层平整、清洁、干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抹灰层的厚度和强度,避免因厚度不均匀导致的裂缝。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如设置分格缝、使用抗裂砂浆等,减少抹灰层的开裂风险。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抹灰层进行养护,确保抹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外墙渗漏的检测与修复

3.1 渗漏检测方法

3.1.1 外观检查

通过肉眼观察外墙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孔洞、饰面砖松动等明显缺陷,初步判断渗漏的可能性和位置。

3.1.2 淋水试验

在建筑物外墙表面淋水,持续一定时间后观察墙体内部是否出现渗漏现象。淋水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直观地发现外墙渗漏的部位和程度。

3.1.3 红外热成像检测

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墙体进行扫描,通过分析墙体表面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渗漏。渗漏部位由于水分的存在,其温度通常会低于周围正常部位,因此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快速、准确地定位渗漏点。

3.1.4 内窥镜检测

对于一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部位,如墙体内部空腔、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等,可以使用内窥镜进行检测。内窥镜能够清晰地显示内部情况,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判断渗漏的原因和位置[5]。

3.2 渗漏修复措施

3.2.1 裂缝修复

对于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可采用注浆法进行修复。首先清理裂缝内的杂物和灰尘,然后使用专用的注浆设备将防水浆液注入裂缝内,使浆液充分填充裂缝并固化,从而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对于较宽的裂缝,还可以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墙体的抗裂性和防水性。

3.2.2 孔洞修复

对于外墙上的孔洞,如脚手架眼、穿墙螺栓孔等,应先将孔洞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使用防水砂浆或防水堵漏剂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对修复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如涂刷防水涂料等,确保修复后的部位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

3.2.3 饰面砖修复

对于因饰面砖空鼓、松动或勾缝不密实导致的渗漏,应先将松动的饰面砖拆除,清理基层后重新进行粘贴,并确保勾缝密实。在修复过程中,可采用专用的瓷砖粘结剂和勾缝剂,提高饰面砖的粘结强度和防水性能。

3.2.4 门窗修复

对于门窗引起的渗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密实时,可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门窗框变形导致渗漏的,应进行校正或更换;门窗五金件损坏的,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门窗的正常使用和防水性能[5]。

4 结束语

房建工程外墙渗漏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材料、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渗漏的原因,从材料选择、设计优化、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渗漏检测与修复等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外墙渗漏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注重细节处理,确保外墙防水工程的质量。此外,对于已经出现渗漏的工程,应及时进行检测和修复,避免渗漏问题进一步恶化,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总之,房建工程外墙渗漏问题的防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和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丽珍. 房屋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 中华建设 , 2020(10): 102-103. 徐 [1] 宇孙晓 . 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工程技术研究 , 2019, 4(08): 64-65.

[2] 周俊义 , 张海生 . 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J].建筑技术开发 , 2019, 46(08): 34-35.

[3] 程朝阳. 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J]. 工程技术研究 , 2018(12): 183-184.

[4] 张贤. 房建工程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 , 2021, (23): 149-152.

[5] 王明 . 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评价与改进 [J]. 建筑材料 ,2020, 32(5): 10-15.

[6] 王将.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应用[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 2021, (11):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