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乌云娜

扎赉特旗胡尔勒中心学校137617

引言

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方面的目标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也就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刻领悟,也不能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生活化教学强调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接触、感知、践行道德观念。因此,接下来本文以此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较为枯燥,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讲,他们更关注于直观生动、贴近生活的内容。如果能够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具体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去亲身经历,激发求知欲,使学生自发产生学习活动。同时这种学习的体验方式更能使学生悟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内化实践的学到的知识。教师借助教材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学习内容,创设出学习情境“社区议事厅”。教师创设了“社区听证会”的生活情境。模仿社区要居民表决是否可以在住宅区建设新的体育活动场地的环境。“小区主任”(教师)告诉“居民们”(学生)召开这次“议事会”的原因:为了丰富小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准备在小区空地上修建体育活动场所,但是可能会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和麻烦,比如会造成一定的噪音影响或者遮挡阳光等等需要听取大家的意见。接着让学生以居民的身份发表看法,同时教师适时插入关于市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内容。例如,当学生提出自己对新建健身设施的担忧时,教师指出这是公民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当告诉学生应该尽量不干扰别人并帮助城市建设时,要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必需的社会义务。由此可见,这种生活情境下的互动,学生们就像真正参与进社区事务中一样,积极表达自己的声音,不仅了解到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而且感受到知识和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的,以此可以进一步有效激发学习的激情[1]。

二、引入生活案例,深化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课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好理解,而生活事实能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共鸣,使其从生活事例中思考分析,从而深刻领会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国家机构”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最近我们城市的某住户发现他们家所在的社区附近经常会出现道路拥堵的情况,给他们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于是有关部门派工作人员前去查看和制定方案,通过拓宽和改造道路的方法解决的交通堵塞问题,得到了圆满处理。”说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哪些国家机构?这些国家机构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指出市长热线可能涉及政府的相关办公部门,负责接收民众反馈;有的学生认为社会调查和设计优化方案是交通部或市规划局所作的。在仔细分析案例之后,学生知道各个机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相互协作关系,使学生之前比较抽象的“人民政府”形象更通俗易懂,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进一步明白政府机构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开展生活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如何使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通过现实环境中的生活实践工作,能使学生获得实践体验和操作,使学生的道德规范得以提升,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2]。例如,通过针对六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我们受特殊保护”这一内容,教师设计的生活实践任务为“小小志愿者在行动”。教师联系附近的社区服务机构,教师带着学生参与社区留守儿童的照顾行动。在此之前,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如何与这些孩子进行沟通、如何辅助他们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困惑等问题进行相关信息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组行动,有的人选择陪同留守儿童玩游戏,有的人选择对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也有的人会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当这一活动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要更加积极去关心和帮助被帮助的留守儿童。由此可见,这种以实际行动为中心的生活教育形式,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把教材当中有关帮助留守儿童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当中,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案例、开展生活实践等策略,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化教学方式,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能够有效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麒 .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1(3):622.

[2] 屈玉华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分析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9):66.

[3] 吾力江·马力克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 生活化教学 " 实施策略 [C]//2020 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