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眭国荣

祁东县农村公路服务所 湖南祁东 421600

1 引言

农村道路是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典型的农村公共品,是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王洋[1]通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阐明农村道路安防建设的价值和目的,结合该农村道路的实际情况,分析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加强措施,以此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指导。张思远[2]以农村道路为例,总结了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挑战,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是首要任务,农村公路的建设对农村社会国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周圆[3]着重分析了农村道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农村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2 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如图 1 所示。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道路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其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农民的日常出行以及农村地区的整体交通便利性。优化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有助于缩短城乡距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图1 道路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农村道路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指导,行业管理薄弱,技术政策不尽合理,导致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部分农村道路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抗灾能力弱,安全隐患严重。此外,农村道路建设往往未同步规划两侧景观和生态环境,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补助,但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需求。加之县、乡公路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建设资金被挤占,使得农村道路建设速度难以快速发展。由于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监管不到位,农村道路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部分项目存在不按图施工、选材不严谨、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农村道路管理维护机制不健全,维护资金不足,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低,导致道路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路况日益恶化。此外,农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加剧了道路损坏的程度。

针对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助于提升农村道路的使用效能,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问题,对于实现农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中的对策

3.1 加强科学规划

农村道路建设在规划阶段就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所设计的道路网络能够切实满足农民的出行需求,同时也要与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相契合。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规划过程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前瞻的原则。

首先,规划需注重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顺畅通行。这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对道路宽度、路面材质、交通标志等进行全面考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其次,规划应同步考虑道路两侧的景观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布局绿化带、休闲设施等,可以美化乡村环境,提升农民的居住品质。注重生态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规划前必须加强前期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这包括对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趋势、交通流量等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规划方案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真正服务于民,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3.2 加大资金投入

为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财政支持。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相关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等,以确保农村道路建设拥有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来源。

仅凭政府财政支持难以满足农村道路建设的全部需求。因此,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道路建设,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如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现政府与私营部门的互利共赢。在 PPP 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又发挥了社会资本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此外,职能部门可以考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这些债券可以吸引公众投资者的关注,为农村道路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强对这些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推动农村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3.3 提高施工质量

提高农村道路建设的施工质量需要从提升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才能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

首先,应着力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技能考核等方式,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道路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施工设备的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等,以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这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进度的跟踪、施工质量的抽查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确保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为提高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第三方监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4 结语

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施工质量、完善管理维护机制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社会、农民群众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农村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的实践举措[J].四川建材,2024,50(06):233-234+240 .

[2]张思远.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公路建设与提升策略[J].交通企业管理,2022,37(01):95-97.

[3]周圆.新时期强化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的策略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