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李爱华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3625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知识传授和概念讲解,但缺乏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重点评估该模式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大单元教学模式通过内容整合、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此外,该模式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育改革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尤其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教学单一、知识分散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等问题。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这一模式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大单元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探讨这一模式的实施方法、应用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将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为教学内容的深入展开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核心素养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指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自我终身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知识、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核心素养不仅涵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还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担当以及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这要求教师设计贴近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体验价值判断与道德抉择,从而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指南。通过项目化学习、案例研讨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在真实场域中锤炼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核心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彻底打破“老师—学生”单向知识传授的模式,转向“师生共建、问题驱动”的互动式课堂。教师不再仅仅做“讲述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则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问题探究者”。这一转变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讨论国家公共政策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从不同利益相关方视角提出对策;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时,他们通过社区调研收集数据,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由此,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共表达能力显著提升,为其未来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核心素养的培养超越了单一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思想政治课中,学生通过热点议题辩论,如“网络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学会运用法律、伦理和公共政策的多维视角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平衡方案。在此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与沟通协商能力同步进步。与此同时,组织并参与社区服务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检验课堂所学,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这样,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行相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储备核心竞争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旨在打破传统按章节的单元划分,聚焦于一个核心主题或问题,通过多个知识点和活动的整合,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能力。该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学生能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问题,并通过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促进了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在实践中,实施大单元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教学单元。每个大单元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联系自己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通过引导、启发和交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在讨论与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问题导向,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独立思考与解决能力。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术发展,也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积极担负起公民责任。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实施大单元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在学习“社会公德与法律责任”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责任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掌握法律知识,还能提升对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对法律和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判断力。通过这种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并促进其对社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与互动,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了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公民责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的大单元模式应用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的核心内容,将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设计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社会现象的分析,结合理论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思辨性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还能从实践中感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社会问题,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讨论“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时,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社会角色,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辩论与探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际之间架起了桥梁。
(二)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的融合
除了课堂教学,大单元教学模式还强调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思考,从而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调研本地区的社会问题,结合思想政治课程中关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探讨如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知到自身责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此外,课外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如何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虽然大单元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引导和沟通能力,能够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掌握与学生互动的技巧,以适应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在设计大单元时,能够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包括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识别与回应。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对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传统的评价方式已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适应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个人反思等方面的表现,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而全面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确保评价过程的全面性与公平性。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评估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应更侧重于学生的能力表现和综合素养。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项目展示、团队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衡量其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合作态度、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估,实施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评价的反馈应及时且具有建设性,以帮助学生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学案例、社会实践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师应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并根据单元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提升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教师不仅应依靠传统教材,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资源的获取和整合中。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材料,形成互动式的学习过程。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知识,提高其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然而,尽管这一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未来,应继续完善教学模式,改进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推动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并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雨青.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5(1):0130-0132.
[2]高梦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9(2):68-71.
[3]曹雨华.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4(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