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与节能技术应用

作者

尹祖乐 张财均 贺超超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本文深入探讨绿色轨道交通的发展路径,从规划布局、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等层面展开分析。同时,系统阐述节能技术在绿色轨道交通中的具体应用,涵盖牵引供电、车辆装备、车站建筑等多个领域。通过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同作用机制,为构建高效、低碳、环保的轨道交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助力城市交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节能技术;低碳交通

一、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

1.1 优化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需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及出行需求特征。在规划初期,应开展全面的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确定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及网络密度。通过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公共交通的整体吸引力,引导居民优先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从源头上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同时,注重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对于城市中心区,加密线路布局,提升服务频率,满足高强度出行需求;在新城及开发区,提前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引导产业和人口合理布局,避免城市无序扩张带来的交通压力与能源消耗。此外,加强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衔接,设置完善的自行车停车设施和步行通道,鼓励“轨道 + 骑行”“轨道 + 步行”的绿色出行模式。

1.2 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高效的运营管理是绿色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优化列车运行图编制,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段的客流需求,合理安排列车开行对数、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提高列车运行效率,降低空驶率。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实现列车运行的精准控制与动态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档案,定期对车辆、轨道、供电等关键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和运营中断。同时,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运营管理技术,如列车智能节能驾驶辅助系统,根据线路条件、运行时刻等因素,为驾驶员提供最优驾驶策略建议,实现列车运行的节能控制。

1.3 推动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是绿色轨道交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大对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节能技术方面,重点突破列车牵引传动系统节能、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积极探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模式,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推动轨道交通系统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实现列车自动驾驶、智能运维等功能,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二、节能技术在绿色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1 牵引供电系统节能技术

牵引供电系统是轨道交通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轨道交通整体能耗至关重要。一方面,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的牵引变压器,采用新型铁芯材料和绕组结构,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提高供电效率。同时,优化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列车运行密度和负荷特性,合理调整供电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另一方面,加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当列车制动时,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反馈回供电系统,供其他列车使用或回馈至电网。通过采用双向变流器、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等设备,提高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此外,采用智能供电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数据,为节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2.2 车辆装备节能技术

车辆装备的节能性能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水平。在车辆设计方面,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降低车辆自重,减少牵引能耗。同时,优化车辆外形设计,采用流线型车头和合理的车身断面形状,降低空气阻力,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在车辆动力系统方面,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相比传统的异步牵引系统,具有更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能够有效降低牵引能耗。此外,加强车辆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采用智能温控技术,根据车内人数、环境温度等因素自动调节空调运行功率,避免能源浪费。同时,研发和应用新型节能照明设备,如 LED 照明灯具,具有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可显著降低车辆照明能耗。

2.3 车站建筑节能技术

车站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轨道交通整体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车站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合理设计建筑朝向、窗墙比和遮阳设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对流,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使用。同时,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门窗,提高车站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降低空调和采暖能耗。在车站设备设施方面,推广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车站内不同区域的人流量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按需照明。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地源热泵空调等,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此外,加强车站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对车站内的各类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2.4 其他节能技术应用

除了上述主要领域外,还有一系列其他节能技术在绿色轨道交通中得到应用。例如,在轨道系统方面,采用无缝线路技术,减少列车通过时的冲击和振动,降低轮轨磨耗和能量损耗;在信号系统方面,推广应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实现列车的精确控制和高效运行,减少列车运行间隔,提高线路通过能力,从而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耗。此外,加强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电网的互动,开展需求侧响应技术应用。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通过调整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计划,降低用电负荷;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利用轨道交通系统的储能设备充电,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三、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与节能技术的协同作用

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与节能技术应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为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而先进的节能技术则为绿色轨道交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规划布局阶段,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需求,预留相应的接口和空间,为后续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例如,在车站建筑设计中预留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位置,在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考虑与城市新能源供应系统的衔接。在运营管理阶段,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强轨道交通的竞争力,促进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的有效实施。同时,绿色轨道交通的发展也为节能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方向和动力。随着绿色轨道交通对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在节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动节能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

结语

绿色轨道交通发展路径与节能技术应用是城市交通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等路径,结合牵引供电、车辆装备、车站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应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智慧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 裴浩.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2024(07)

[2] “互联互通”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方案研究[J]. 郝勇.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4(11)

[3] 着力新一代装备的绿色化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J]. 丁树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