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

陈智良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214000

摘要:新时期,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通过合理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利于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际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并给业主构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建设水平。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并结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目标,提出合理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应明确意识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能够呈现出便捷性、稳定性高、施工成本低等应用优势。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作业期间,需要注重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并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有利于全面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整体施工质量,从而推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便捷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由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材料共同组成,在获取材料的途径上比较便利,同时可以合理节约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应用该技术时,在结构制作上难度比较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通过严格遵循施工作业要求、施工设计标准等开展相关操作,使施工作业内容更具规范性,可以确保结构制作质量,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稳定性。施工企业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主要是将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使房屋建筑结构在防爆性能、抗震性能等方面都得到明显增强。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将混凝土和钢筋进行充分结合,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为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打下良好基础。

成本低。施工企业通过科学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获取材料途径、结构制作等方面都突出便捷性特征,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节约更多的施工成本,有利于逐渐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1] 。

2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2.1优化模板施工作业环节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在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应加强管控结构模板施工作业质量。当产生模板施工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最终导致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不如预期。设计人员在开展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期间,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然后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并在设计方案中对模板施工作业要求进行明确标注。施工作业期间,管理人员应对模板的重量进行严格检查,使模板的重量实际满足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要求,避免模板发生压塌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应注重提升模板的刚度性能、承载能力等,避免发生倾斜、塌陷等现象,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效果。此外,施工人员应对模板及时做好清洁工作,确保模板保持干净的状态,可以为后续安装作业活动提供更多支持,有利于混凝土与模板可以有效进行结合,并不断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提高模板施工作业质量[2] 。

2.2优化钢筋绑扎作业环节

施工企业在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期间,需要引导施工人员注重优化钢筋绑扎施工作业环节。施工企业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钢筋绑扎施工作业方案,并严格检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不合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应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开展钢筋绑扎施工作业的交底工作。通过工作人员积极探讨施工设计方案,可以及时调整施工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内容,为钢筋绑扎作业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并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开展钢筋绑扎施工作业期间,应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同时引导施工人员对钢筋搭接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控制,确保距离实际符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标准。通过加强管理钢筋绑扎作业质量,有利于逐渐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固性。

2.3优化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作为十分关键的作业环节。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施工企业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应做好拌和与浇筑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质量。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注重开展评估工作,会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定合理开展相关操作,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内容更具规范性,并合理控制混凝土拌制时间以及浇筑时间,避免影响混凝土拌制与浇筑的作业效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对入模温度进行全面检查,温度通常控制在 5-35℃之间。如果混凝土的温度没有实际满足施工质量标准,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加热处理或冷却处理等工作,为后续浇筑模板提供更多便利条件。第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期间,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分层浇筑的作业原则,并确保浇筑作业活动突出连续性特征,否则会影响整体浇筑质量。下层的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结束上层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捣作业活动。第三,完成浇筑混凝土工作以后,应全面落实养护管理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合理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上,并对混凝土周围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混凝土出现快速蒸发水分的现象。养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合理喷涂养护液,可以提高整体养护效果。在结束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以后,应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在满足房屋建筑质量标准以后,施工人员才能有序开展拆除模板工作[3] 。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施工企业需要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以模板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逐渐优化与完善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并严格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全面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实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目标,从而促进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炜锦. 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 22 (23): 78-80.

[2] 廖宜彬.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分析[J]. 居业, 2024, (10): 19-21.

[3] 王聚文. 优化房屋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24, (18):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