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修复技术研究

作者

吴景全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一、引言

电力电缆作为城市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与分配的关键任务。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与用户用电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此类故障不仅导致供电中断,影响生产生活,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修复技术,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与质量,成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迫切需求。

二、电力电缆故障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故障类型

电力电缆故障类型多样,依据故障性质可分为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断线故障、闪络故障与综合故障。接地故障指电缆芯线与地间绝缘击穿,按电阻值分为低阻与高阻接地故障。短路故障为芯线间绝缘破损形成短路。断线故障则是芯线断开。闪络故障在试验时绝缘间隙放电,包括击穿与封闭性故障。综合故障则兼具两种以上故障类型。

(二)成因分析

电力电缆故障成因复杂,涵盖外部、内部与人为因素。外部因素中,恶劣环境、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是主要诱因。如城市建设施工中的打桩、转运等操作可能直接损伤电缆。自然灾害引发的地面开裂、洪水冲刷等也可能导致电缆断裂。内部因素方面,电缆材料老化、制造缺陷、电气应力过高与敷设不当等是引发故障的关键。长期过负荷运行使电缆温度升高,加速绝缘老化,降低绝缘能力。人为因素则主要体现在维护不善、操作失误与检测不到位上,这些疏忽可能引发潜在故障隐患。

三、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

(一)故障预定位技术

故障预定位技术是故障处理的首要环节,旨在初步确定故障点位置。低压脉冲反射法适用于断线、短路、低阻故障与电缆全长预定位。其通过发射低压脉冲,利用脉冲在特性阻抗不匹配点的反射原理,计算故障距离。高压弧反射法则针对高阻与闪络故障,利用直流高压单元与高压冲击单元产生高压脉冲,使故障点击穿燃弧,进而通过脉冲反射仪测出故障波形,实现故障定位。

(二)故障精定位技术

故障精定位技术是在预定位基础上,进一步精确确定故障点位置。声磁法利用脉冲高压使故障点击穿放电,通过检测声音信号与磁场信号的时间差确定故障点。音频感应法则针对短路故障,通过音频信号发生器在故障相芯线间通上音频电流,利用探头接收电磁场变化信号,确定故障点位置。

(三)定位技术流程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需遵循严格流程。首先,识别故障并确定故障性质,通过兆欧表与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判断故障类型。其次,选择合适的预定位方法进行测距,依据故障类型与电阻值选择低压脉冲反射法或高压弧反射法。最后,进行精确定点,利用声磁法或音频感应法在预定位范围内确定故障点具体位置。

四、电力电缆故障修复技术

(一)修复流程

电力电缆故障修复流程涵盖综合诊断、现场维修、性能检测与系统调试。综合诊断阶段,结合绝缘电阻测试、故障电流测试等手段,深入分析故障原因,为后续修复提供依据。现场维修时,依据故障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修复绝缘、调整负荷或更换老化电缆。修复完成后,进行性能检测,确保电缆性能完全恢复。最后,重新调试整个电缆线路系统,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故障类型,修复方法各异。对于室外电缆,可采用防水绝缘胶带缠绕与热缩管包扎进行修复。高压电缆损伤时,需对绝缘外皮进行处理,用高压胶带包扎,满足绝缘要求。损伤严重且有局部放电现象时,应做高压接头,并舍弃局部损伤电缆段。对于断线或芯线铜丝折断严重的电缆,需用冷压方法重新连接芯线,进行绝缘处理与硫化热补。护套破损的电缆,除硫化热补修补外,也可用冷补工艺进行修复。

(三)修复质量控制

修复质量控制对电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需构建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与严谨的验收制度体系,对电缆修复全流程实施严格监督管控,确保各环节均达标。此外,应重视收集并深度分析电缆故障根源及修复质量数据,

从中提炼经验,为后续工作持续优化提供有力依据。建立完备的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促使维修人员严守操作规范,以提升修复质量与整体效率。

五、电力电缆故障预防措施

(一)预防性检查

定期对电缆线路开展全面检查是预防性维护的关键举措,涵盖绝缘性能、腐蚀状况以及接地情况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专业检测手段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修复隐藏故障,能有效降低故障发生风险。利用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借助电流表与电压表测量漏电流和接地电压,可精准定位绝缘故障部位。同时运用时域反射仪分析反射波信号,实现故障位置的精确定位。这些措施能为预防性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提前规划维护策略,保障电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二)优化敷设

科学规划电缆敷设路径与方式是保障电缆可靠运行的重要前提。合理选线可有效规避外力破坏风险及恶劣环境影响,降低故障发生概率。敷设过程中需严格把控工艺细节,尽量减少电缆局部过度弯曲,确保弯曲半径符合标准,避免因应力集中损伤绝缘层。强化敷设过程检查与最终验收环节,以多维度质量管控保障安装质量达标。此外,针对潜在施工区域应加大巡检频次与力度,及时制止违规作业,杜绝因直接机械损伤导致的电缆故障,全方位筑牢电缆安全防线。

(三)提升材料质量

选用高品质电缆材料是提升电缆运行可靠性的核心举措。优质材料具备更优的抗老化、抗腐蚀及抗冲击性能,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性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电缆选型阶段需紧密结合实际运行环境与负荷特征,精准匹配电缆类型与规格,避免因选型不当引发安全隐患。此外,需构建严密的质量检测与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入库全程实施质量追溯,运用抽检、全检等多种手段严格把关,确保电缆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规范,为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筑牢材料根基。

(四)加强人员培训

对维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是保障电缆安全运行的关键支撑。专业培训聚焦提升其故障诊断与修复能力,通过系统化教学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减少人为失误。培训内容全面覆盖电缆故障类型识别、成因深度剖析、精准定位及高效修复技术等核心领域,使维护人员掌握完整知识技能体系。建立常态化培训与考核机制,以定期考核检验学习成效、巩固专业能力。通过持续培训与考核的良性循环,推动维护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打造一支技术精湛、操作规范的运维队伍,为电缆系统稳定运行筑牢坚实人力屏障。

六、结束语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修复技术研究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故障类型与成因,系统阐述预定位与精定位技术原理与流程,详细探讨修复技术与预防措施,为电力电缆运维提供了全面指导。未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修复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与质量,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伟 , 李明阳 , 王晓峰 .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3,51(08):175-184.

[2] 刘佳 , 陈浩宇 , 赵晨曦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力电缆故障智能诊断与修复方法 [J]. 高压电器 ,2022,58(07):120-128.

[3] 孙悦 , 周海涛 , 杨帆 .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修复技术现状及优化策略探讨 [J]. 电线电缆 ,2021,(04):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