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余洋
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将改革工作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改革目标、路径和措施,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5 年,得益于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的突出成效,公司成功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计划名单。
一、注重思想引领,在加强政治建设上着力
强化党性锤炼,创新推出“党支部工作品牌”“党员发展1115 质量管理规定”“党小组 4+N′′ ”“凝心访谈”“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智慧党建”等多个党建亮点品牌,为加强职工思想引领工作方面提供了多个阵地,把党内最新理论成果学深悟透,筑牢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在 2021 年的“七一”建党百年之际,公司党委荣获中共中央嘉奖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3年 6 月,经组织部门层层推荐,公司“红色气质 蓝色温情”党建品牌,成功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党建创新案例36例》一书。
培育红色工匠,常年坚持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注重把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产业工人带头人,现有党员人数 772,党员占比 48.25% ,党员队伍已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2023 年以来,开展全体党员进党校、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蓝焰讲坛等“大思政课”527 场次,覆盖2.13 万人次,教育引导广大一线产业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把岗位追求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
二、注重顶层设计,在完善制度建设上聚力
拓宽成长通道,从制度层面完善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引导员工往管理、专业、技术等不同领域发展,形成纵向有空间,横向可交流,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考评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在技能通道评聘的同时,持续从技术骨干、一线班组长中选拔优秀工人担任干部岗位,旨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力争尽快让更多岗位职工受益,让职业发展通道真正成为广大职工享受自身进步及企业发展的福利。截至目前,聘任专家级工程师 4 人、资深工程师 1 人、专业工程师 11 人;聘任技术能手15 人,鉴定技师15 人、高级工47 人、初级工160 人,岗位工资平均涨幅超 8% 。
劳模精神引领,多年来,公司先后涌现全国劳模 2 人、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3 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 人,市“五一劳动奖章”及以上劳模先进共计27 人,成为公司产改成效中一道靓丽的名片。立足劳模队伍,打造了“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和“吴雄飞爱心班”“刘慧小课堂”“银龄安居”等多个特色服务品牌,累计服务用户超20万户,让广大产业职工在服务燃气用户中进一步磨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色。2025 年2 月7 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来司走访慰问公司劳动模范代表,对公司广大产业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传承劳模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三、注重人才培养,在提升队伍素质上用力
完善培训体系,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建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燃气专业实操训练场地,制定包含基础技能训练、高级技术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准,2022 年以来,共计培训产业职工1618 场次,覆盖77174 人次,助力广大职工成长成才。一人一策定制化育才,运用信息化为每位职工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成长提升档案,科学制定职工成长量化目标,并利用公司技术骨干开发 32 项线上线下热门课程,广大职工利用手机平板等即可选取心仪的课程,随时随地充电提升。“双师”定向培育铸魂,通过“劳模导师 + 岗位师傅”的言传身教,将他们的宝贵经验和精湛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为职工搭建起与榜样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长动力。
技能竞赛赋能,公司构建形成了以“国家级竞赛”为龙头,“中国长三角级劳动技能竞赛”“省级劳动技能竞赛”为主体、“市级、公司级劳动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梯队、高级别的竞赛赋能体系,激励公司职工在竞赛中比学赶超。2024 年,公司高水平承办了第三届中国长三角地区燃气行业职工劳动技能创新立功竞赛,成功为行业内奉上了一场高水平的技能盛宴,吸引了中工网、人民网、新浪头条等 26 家媒体的关注。此外,还先后开展管道调压、器具安装、物资验收、驾驶技能、表具检定等各类岗位工种竞赛10余次,发放竞赛奖励和组织费用 91.89 万元,覆盖职工规模 220 人次,并在第三届长三角竞赛中收获两金、五银的卓越成绩。
垒筑创新高地,依托“童乃刚·陈标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徐辉·吴雄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沙龙、211 夜校等平台,广泛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并将其创新成果运用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 20 余项,解决多项燃气行业施工难题,为公司在安全用气、不停输作业、用户服务等领域节约成本 100 余万元,其中“ :AI+ 燃气质检平台”“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创新成果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四、注重人文关怀,在维护职工权益上发力
职工权益保障,公司在全市率先建立职工互助基金,形成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大病救助,对职工大病住院自费部分给予补助;困难帮扶,职工家庭因意外出现重大困难给予补助;送温暖工程,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向困难职工给予补助;购买职工互助保险,为所有正式在岗的工会会员办理了职工意外伤害险、住院津贴综合互助险、女职工特殊疾病险、子女意外伤害险和两份职工重大疾病险,不仅做到了有保尽保,还将保险延伸到职工子女,为职工构筑全方位的互助保障。2024 年以来,累计慰问职工184 人次,慰问金额25.2 万元;为9 名职工办理大病救助,救助金额3.69万元,坚持为全体在岗职工购买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全部险种,扎实做好续保工作,累计花费金额 31.02 万元;为 115 人次办理互助保障理赔手续,共计收到赔付金额26 万元。
打造职工文化阵地,公司成立了威风锣鼓、桥牌、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书画摄影、女子健身等十个职工文化社团,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建设企业文化馆,将劳模文化、党建文化、公司历程集中进行展示,打造合燃会客厅。建设职工体育活动阵地,公司工会注重职工的身体健康,在职工中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体育活动氛围,投资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网球场、瑜伽室等。构建职工学习阅读阵地。立足学习型单位建设,在公司职工之家打造学习阅读的放松空间,在各服务站所建立了 19 个职工读书角,与合肥市图书馆合作,建立了合肥市图书馆燃气合燃华润燃气分馆,每年提供图书 1 万余册,免费供职工阅读,在燃气大厦、燃气学院设立了图书漂流站、阅读角等,为职工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