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域下语文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作者

李丽

长春市朝阳区艳春小学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本文以《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为例,探讨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推动语文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前置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三个阶段,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深入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体会了航天精神,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展示,锻炼了合作、探究、表达及跨学科学习能力。研究表明,跨学科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语文与科技;核心素养;航天精神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精神,推动语文与科技的跨学科学习,艳春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了《千年梦圆在今朝》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还深刻体会了航天精神,全面提升了核心素养。

一、前置性学习:聚焦项目任务,开展自主探究

在项目式学习的前置阶段,学生围绕“中国航天人,中国航天梦”这一主题,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展开调查、实践和研究。各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以下学习项目,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介绍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学生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详细梳理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解说展示了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航天历史的兴趣。

介绍航天人物及故事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了航天领域的英雄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航天人的伟大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学生通过网络、新闻等渠道,收集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果,如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嫦娥探月工程等,并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

填补课文空白

学生选择神舟7号至16号或嫦娥1号至6号等航天事例,将其写入课文中,丰富了课文内容。这一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探究性学习:聚焦教材内容,感受航天精神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感受航天精神。

任务一:梳理飞天梦实现的历程

借助时间线索梳理事件

学生通过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相对应的事件,并根据提示填写表格。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厘清了中华民族飞天梦逐步实现的过程。

小组汇报交流

各小组通过表格汇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飞天梦实现的历程。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航天历史的理解。

小组汇报展示

各小组通过思维导图、口头汇报等形式,展示了飞天梦实现的历程,使全班同学对航天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任务二:体会航天人的精神

自读批注

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单批注。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对航天精神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

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对航天精神的理解。通过全班交流,学生对航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航天人的伟大。

三、拓展性学习:聚焦项目成果,拓宽学习空间

在拓展性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做航天新闻发言人”的任务,进一步拓宽了学习空间。

查阅资料,撰写新闻稿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并以新闻的形式撰写稿件。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以“航天新闻发言人”的身份,通过思维导图、口头汇报等形式,展示了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丰富课文内容

学生将航天事例写入课文中,丰富了课文内容。例如,有学生将神舟17号载人航天任务写入课文,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深化跨学科融合: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千年梦圆在今朝》项目式学习的成功实践表明,语文与科技的结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还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进一步深化跨学科融合,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师跨学科培训,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促进学科间协同合作;二是构建多元化的跨学科评价体系,从知识整合、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维度全面评价学生;三是拓展跨学科资源,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四是强化家校社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五是持续优化跨学科课程设计,增加实践活动比例,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跨学科融合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教学实践的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结论

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前置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三个阶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深入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体会了航天精神,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展示,锻炼了合作、探究、表达及跨学科学习能力。跨学科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艳春小学全体教师将继续立足“小研究生特色科技课程”,不断探索实践,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探索,2023(4): 56-60.

[2] 李明. 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研究,2022(8): 78-82.

[3] 张华. 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J]. 教育研究,2021(5):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