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宋波
邮编: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 黄石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工程内容广泛,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在市政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工艺要求高等原因,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从市政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管理措施、施工过程监督以及质量检测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市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建设的规模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市政施工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然而,由于市政施工工程常常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进行,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耐用性以及后期使用效果。因此,研究和分析市政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探讨其防治措施,是提升市政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质量通病的主要类型
市政工程与其他的建筑工程相比,虽然在很多方面上都存在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特殊项。在市政施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质量通病”。其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裂缝是市政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通常发生在道路、桥梁、管道等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能与混凝土配比、施工工艺有关,也可能与外部环境、材料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二是基础沉降问题,市政施工中的基础沉降通常会影响到路面和建筑物的稳定性,沉降的原因一般包括土壤压实不够、地下水位变化等;三是管道漏水问题,在市政排水、供水工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或材料使用不当,管道接头常常出现漏水问题;四是路面不平整,市政道路施工中,路面不平整也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常常由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管理缺失造成,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效果;五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水问题,特别是在地下管道、地下车库等工程中,渗水问题往往比较突出,给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巨大困难。
二、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
市政施工中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往往与施工管理和技术控制不足密切相关。首先,施工技术不规范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部分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常常忽视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采用低质量的材料或者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配比不科学、搅拌不均匀等情况常常导致裂缝的产生;其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不到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尽管施工单位通常会设有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质量控制,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此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施工人员在操作中缺乏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或者因为技能不熟练而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第三,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质量通病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地下管道施工中,地下水位的波动、土壤的松软程度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最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例如,施工中使用的水泥、钢筋等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储存不当,都会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三、质量通病防治的关键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和减少市政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下是针对市政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规范
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应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施工标准,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范施工,特别是混凝土施工、管道安装等关键工序。在施工前,项目经理需与施工队伍详细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全面理解标准要求,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问题。针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前制定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及时调整和处理,确保每个工序符合质量标准。
(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是防治质量问题的核心。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机构,组织经验丰富的监管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项目经理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组织定期技术培训和操作规范学习,确保每位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尤其是关键岗位。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因缺乏经验或对标准理解不清导致的质量隐患。
(四)合理选用和管理施工材料
材料选择和管理不当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标准的优质材料,并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存储材料,避免因存储不当引起材料损坏或变质,确保材料质量不受影响。
(五)做好环境影响的预测和控制
施工环境对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地下施工项目。施工单位需提前对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控制施工环境变化,避免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如在低温环境下采取加热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四、质量通病防治中的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市政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逐渐得到了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现代化的传感器技术和实时监控系统已经在施工现场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混凝土裂缝、管道漏水、温湿度变化等潜在问题。这些技术手段能够精准地监控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使施工单位在问题发生前就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采用高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无缝钢管、耐腐蚀材料等,能够有效减少传统材料带来的质量隐患,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市政工程中,这些材料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市政施工项目能够在源头上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施工单位还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计划,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质量通病的发生率。
五、结论
市政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大因素,必须引起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深入分析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市政施工的质量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市政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将更加注重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质量通病的防治将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市政施工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也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推动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兆营,闫强.市政道路工程在机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3,(04):237-239.
[2]朱光瑞.市政施工中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15-116.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8.10.081.
[3]吴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7):77-78.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6.2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