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艺术学科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作者

朱宏玉 王洁琼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职业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艺术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化、提高审美素养的任务,更肩负着为各行各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的使命。因此,探索适合中职艺术教育的新教学策略变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艺术学科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艺术;教学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艺术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这不仅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力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其综合素质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传统艺术教育方法迫切需要更新换代,以便更有效地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

一、项目导向学习

项目导向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来构建课程内容。这种模式促使学生们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探索理论与技能。以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艺术教育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项目,比如组织校内外的艺术展览或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当中[1]。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起主动的角色,从计划的制定、前期准备直至最后的展示阶段,每一环节都要求他们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投身于这些艺术项目,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化对艺术理论的认识,还能在实践中提升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并且,基于项目的教育模式尤其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因为项目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成员间是否能有效协作。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沟通技巧及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职场中极为重要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亲身参与到真实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能让学生建立起自信,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项目导向学习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融合知识与实践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他们可以在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个性化学习路径

个性化学习路径强调基于每位学生独特的兴趣与能力来设计专门的学习方案,旨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发展潜力。在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识别并理解每位学生的独特特征,包括个人兴趣、天赋以及学习方式。针对那些具备特殊才能或对特定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应提供更为深入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要确保普通水平的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展现特别才华或对该领域充满热情的学生来说,这种个性化学习路径可以包含更富挑战性的任务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活动[2]。例如,他们可能参与到更加复杂且富有创意的艺术项目之中,或是有机会与专业艺术家共同工作,甚至参与外部的比赛和展览。此类深度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专长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在特定领域内建立自信,并明确职业方向。而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而言,则需设计与其当前能力相匹配的基础课程内容,以避免因难度过高而造成挫败感。通过逐步教授基础知识和技术,并结合适当的实际操作训练,可以帮助这类学生逐渐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及理解力。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策略,提供额外的支持资源和服务,如个别辅导、小组研讨或在线学习资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个性化学习路径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和支持手段,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起点出发取得进步,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还能激发学生们对艺术学科的热情,培育终身学习的态度。

三、利用现代技术

采用诸如数字媒体、虚拟现实(VR)以及增强现实(AR)等当代技术,能够极大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成效[3]。这类新兴的技术手段不仅令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赋予了学生们接触并掌握前沿科技与工具的宝贵机遇,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艺术教育领域引入数字媒体后,教师们便能借助视频教程、在线展览馆、动画演示等多种多媒体资源来充实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领悟那些较为抽象的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法。数字媒体还支持远程教育及合作项目的发展,使得学生有机会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开阔视野。而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构建出沉浸式的体验环境,让学生仿佛亲临不同历史时期或自然景观之中,例如参观全球各大博物馆、参与历史事件再现或是探索自然界的奇妙景象。通过VR,学生们可以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模拟雕塑创作或建筑设计,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无限的创意潜能。增强现实(AR)结合了真实世界与数字信息,为艺术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维度。例如,学生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实体作品,然后看到叠加在其上的额外信息,如创作背景、作者介绍或艺术风格解析。AR也可以用于现场艺术制作指导,通过实时显示的指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结语: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艺术学科的教学策略需要不断革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步伐。通过实施项目导向学习、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等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英娜.新媒体时代下中职艺术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J].教育,2024,(36):117-119.

[2]于梦琦.音乐技术在中职公共基础课中的教学应用[J].戏剧之家,2024,(33):190-192.

[3]刘敏,孙青山.中职公共基础课在线课程开发与建设[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1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