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路径

作者

高永芳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重庆 江津 402260

作者简介:

高永芳(1986年1月—),女,汉族,山东临沂,西南大学学士,重庆市江津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探讨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路径选择,提出应通过主题引领、情感熏陶等方式,将价值观引导融入写作实践中。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旨在实现语文教学由知识传授向育人导向的转变,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与写作能力的统一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写作教学不仅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立德树人的概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意为确立德行、培养人才,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立德”指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树人”则是指通过教育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要求教育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注重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被赋予新的内涵,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1]。

二、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坚持“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通过设计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思考社会、人生、道德等问题中升华思想,塑造品格,同时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做到思想性与表达力的统一,推动学生在写中思、写中悟[2]。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相统一”的原则,写作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其写作兴趣和内在动力,让学生敢写、愿写、能写,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表达方式多样性的基础上应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从选题、构思到修改、评价全过程给予积极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深化写作主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开放的写作情境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使写作成为其自我认知和价值建构的重要方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路径

(一)主题引领写作

主题引领写作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路径之一,强调通过明确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聚焦思想内容、提升价值认同、深化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德育与语文素养的融合,写作不应仅限于语言技巧的训练,更应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主题引领写作将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写作主题,借助具体情境、典型素材,使学生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思考人生、社会与历史,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精心设计与时代精神、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相关联的主题,并通过文本导入、讨论引导和写作实践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从而达到“以文育人”的教学目的,这种以主题为核心的写作路径,有助于学生将写作与现实、与情感紧密相连,使语文教学真正承载起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写作主题,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理解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大意义,增强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以及新中国成立背景下的民族复兴历程,帮助学生把握“站起来了”背后的历史重量与精神内核,教师在写作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站起来”的时代意义、人民命运的转变、个人与国家的联系等方面展开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认知表达家国情怀,例如一位学生可在作文中描写自己听爷爷讲述新中国成立时的激动场面,并联系今日社会的发展成就,抒发对祖国进步的自豪感与个人奋斗的责任感,通过这样的主题引领不仅使学生在写作中增强历史意识与现实观照,也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教育与激励,达成立德树人的深层目标。

(二)情感熏陶教学

情感熏陶教学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该路径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表达真实的思想情绪,进而达到情感认同与价值塑造的统一,语文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更是思想内化与情感流露的过程,教师通过情感熏陶可激发学生对民族历史、社会现实、家庭亲情等方面的情感共鸣,使其写作内容更具温度与深度,情感的力量能够唤起学生对道德、信仰和理想的思考,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朗读感人文本、讲述真实故事、设置情境体验等方式,构建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审题、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自然流露情感,培养真善美的品格,这种教学方式以情感为媒介,把道德教育融入语言实践中,使写作不仅成为知识技能训练的工具,更成为学生情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以“长征胜利万岁”为写作主题,教师可通过情感熏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长征精神,进而在写作中表达对红军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仰和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情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播放纪录片片段、讲述红军翻越雪山草地的真实故事,并配合经典诗歌如《七律·长征》进行诵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长征的艰难与伟大,通过这些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教师在写作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例如在面对学习困难时是否具备坚持与奋斗的勇气,一位学生在写作中写道:“当我遇到高考压力时,我想到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忍饥挨饿却不言放弃,我便重新拾起信心继续前行”,这种情感带动下的写作不仅语言自然流畅,内容也更具思想深度。

四、结语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训练,更是思想引领与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引领、情感熏陶等多种教学路径将道德教育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传递正确价值观,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万忠,糜晓文.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究[J].传奇故事:上旬版, 2021, 000(001):P.193-193.

[2] 宋艾丽."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路径与策略[J].环球慈善, 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