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
应洪斌
浙江求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不断追求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凭借其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质量易控等优势,成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等多个系统,其施工质量与进度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整体性能。传统的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工程往往采用分段式施工,各环节衔接不畅,易出现施工冲突、工期延误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将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协同作业,为建筑工程带来新的变革与发展机遇。深入研究和推广这一技术,对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要点
(一)深化设计阶段
多专业协同设计:组织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设计人员开展协同设计工作,加强专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设计过程中,以 BIM 模型为载体,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例如,通过BIM 模型模拟机电管线与预制梁、柱的空间关系,调整管线走向,避免管线与结构构件发生碰撞。
标准化设计:制定机电安装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规则和接口标准。对常用的机电设备、管线规格和安装方式进行统一,提高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例如,统一电气插座、开关的预埋盒尺寸和安装位置标准,便于预制构件的批量生产和现场安装。
(二)预制生产阶段
构件质量控制: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管线预埋的质量。加强对预埋管件、预留孔洞的尺寸精度检查,确保其位置准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利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预制构件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机电管线预埋,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误差。
成品保护:对集成了机电设备和管线的预制构件进行妥善的成品保护。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构件表面受损和机电设备、管线松动。例如,在预制构件表面覆盖保护膜,对突出的管线接头进行包裹保护,避免碰撞损坏。
(三)现场施工阶段
精准安装: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吊装设备,确保预制构件和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机电管线的连接和设备的调试,保证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利用全站仪对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定位,采用液压吊装设备进行平稳吊装,确保构件安装精度。
施工顺序优化:合理安排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与机电安装的施工顺序。一般情况下,先进行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吊装施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后,再进行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预制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处,可采用同步施工的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机电安装过程中,遵循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支管、先无压管后有压管的原则,合理安排管线安装顺序,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三、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的优势
(一)提高施工效率
一体化施工技术将大量的机电安装工作前置到工厂预制阶段,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难度。预制构件和机电设备在工厂内完成组装后,运至现场进行快速安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可使工程总工期缩短 2 0 % - 3 0 % ,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保证工程质量
在工厂预制环境下,生产条件稳定,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易于执行。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措施,能够保证预制构件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同时,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减少了因设计变更和施工冲突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机电系统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匹配度,保证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例如,预制构件中预埋的管线接口精度高,现场连接更加紧密,有效降低了管线渗漏的风险。
(三)降低施工成本
虽然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在前期设计和预制生产阶段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从工程全生命周期来看,通过缩短工期、减少现场人工和材料浪费、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总成本。此外,一体化施工技术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避免了因施工问题导致的返工和索赔费用,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四)绿色环保
装配式建筑本身就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一体化施工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工厂预制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机电设备和管线的预制安装减少了现场切割和焊接作业,减少了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面临的挑战
(一)设计协调难度大
由于涉及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个专业,一体化设计需要各专业之间进行高度的协同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存在专业壁垒和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设计方案难以有效整合。此外,设计单位对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的认识和经验不足,也增加了设计协调的难度,容易出现设计冲突和不合理的情况。
(二)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技术应用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预制构件和机电设备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影响了一体化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专业人才短缺
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既需要掌握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又熟悉机电安装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同时,施工一线的技术工人对一体化施工技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不足,也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四)成本控制压力大
一体化施工技术在前期设计、预制生产和设备采购等方面的投入较大,增加了项目的前期成本。对于一些中小建筑企业来说,资金压力较大,可能会影响其对该技术的应用积极性。此外,由于市场规模尚未完全形成,预制构件和机电设备的生产成本难以有效降低,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五、结论
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尽管目前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设计协调难度大、技术标准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和成本控制压力大等挑战,但通过加强设计协同管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优化成本控制策略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装配式建筑与机电安装一体化施工技术将在建筑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凯 .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4):201-203.
[2] 张卫民 . 建筑施工技术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05.352.
[3] 吴承修 , 覃幼辙 , 潘华忠 , 等 . 装配式建筑集成地面一体化设计及安装干法施工技术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0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