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策略分析
陈晶晶
安徽建工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引言:财务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精准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经营决策以及风险防控的成效。因此,深入剖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现状,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成本核算工作规范性不足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是周期长、涉及环节多,如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支出等成本项目极为繁杂,不过部分企业在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流程及标准方面缺乏。在实际操作中,成本数据记录滞后且存在误差,造成成本归集存有偏差,无法清晰明确各项目、各环节的成本归属。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未严格遵照验收、入库、领用登记制度,容易出现材料浪费、丢失问题,难以精确核算损耗成本;在人工成本核算方面,由于考勤管理较为松散,有关加班、调班等情形的记录不规范,造成人工费用分摊不够合理。成本核算方法选择草率,未把项目特点进行科学匹配,缺乏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有效复核与监督的相关机制,造成成本数据失真,不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定价决策等相关事务提供可靠的依据,显著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阻碍经济效益提升。
1.2 会计信息的传递较为滞后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具有布点多、线路长、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各职能部门及项目部散布在不同区域,让信息传递的渠道受阻,传统的纸质单据递送、人工报送方式,流程繁琐且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财务核算对时效要求。如项目现场发生的涉及材料采购、设备维修的经济业务,相关单据需由多人签字,经层层环节审批后传至财务部门,在此期间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财务人员不能迅速进行账务处理,造成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业务与实际情形脱节。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未建立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互孤立,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共享及自动传递,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滞后的局面。
1.3 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周期长、工序复杂、成本构成多维度的特点,然而部分企业仍采用简单且粗放的核算方法,未精准反映项目实际的财务状况,在成本核算相关工作方面,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分缺乏严谨性,常常将不同项目和不同阶段的费用错误地归集,极难精准核算出单个项目实际成本 [1]。
在确认收入时,一些企业未严格遵循建造合同准则,随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工程进度估算欠缺客观依据,导致收入与成本匹配不当,利润核算结果失真,部分企业忽视对先进核算技术的应用,采用人工核算模式,效率低下,也极易出现计算错误,面对大量繁杂财务数据处理需求难以胜任。
2.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有效策略
2.1 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特性和企业自身实际,制订覆盖成本核算、收入确认、资产计价等全流程的精细化规范,明确各类经济业务的核算标准、操作流程与责任界定,在成本核算制度方面,对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支出各环节的核算要求作出细化规定,明确要求材料出入库要严格落实验收、登记以及审批制度,保障成本归集既准确又及时;在收入确认的制度里,明确建造合同准则应用的各项细则,规范涉及工程进度计量、收入确认时间点等关键环节,实现收入与成本的匹配。
在流程优化方面,建立标准化会计核算流程,实现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深度融合,自项目招投标、合同订立至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的全周期,都要明确设置财务核算节点及数据传递路径,实现业务信息跟财务信息的同步传递,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集成化财务核算平台,把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模块整合起来,推动原始凭证录入、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环节走向自动化与规范化,降低人工干预的程度,提升核算的执行效率与准确性。
人员管理上,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最新会计准则、行业核算规范及企业内部制度,提升其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方式,强化会计人员对建筑施工业务的理解,使其能准确把握各环节核算要点[2]。
2.2 构建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需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特性,建立全面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会计核算体系,自项目前期开展招投标成本预估,在施工阶段开展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以及人工成本统计归集,直至竣工结算阶段完成收入确认与成本的核算,皆要制定周密的操作规范,明确划分直接成本跟间接成本的核算界定,规范成本分摊的科学方法,如按工程量、工时等合理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力求成本核算如实反映出项目的实际投入。
在流程设计阶段,打破业务跟财务之间的壁垒,构建业财紧密融合的核算流程,构筑自业务发起、原始凭证生成,直至实现财务审核、账务处理与报表编制的一体化流程体系,在材料采购阶段,业务部门采购申请审批通过以后,相关信息自动传递到财务系统,财务人员可实时对采购进度进行跟踪,对资金预算进行核对;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项目现场的工时记录、设备使用数据实时上传,实现成本数据动态化更新,保障会计核算跟业务进展同步。
2.3 加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按照自身业务特点与管理需求,采用适用的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可采购或自主研发,该系统应具备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报表生成等核心功能,实现项目立项、施工直至竣工结算全过程的数字化统筹管理,在成本核算模块里,通过设置智能规则,自动归集诸如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的数据,避免人工核算导致的疏漏及结果延迟,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性和精准度[3]。
在数据整合方面,打破信息壁垒,搭建起业财融合的数据平台,让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跟项目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深度对接,实现业务数据跟财务数据的自动流转与共享,物资采购系统中的订单及入库信息可直接同步至财务系统,触发应付账款的核算操作;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工程进度数据自动关联到财务系统,对收入确认与成本分摊提供辅助,以保障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高度协同。
此外,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助推财务会计核算实现智能化发展趋势,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建立成本预测及资金风险预警相关模型,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发票识别与凭证审核等基础工作自动处理,减少因人工操作引发的误差,提升核算效率;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财务数据不被篡改并可追溯源头,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策略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直接关乎企业经营效益与长远发展。通过多策略并行,能显著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效率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经营筑牢财务基石。
参考文献:
[1] 乔立强 .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首席财务官 ,2024,20(23):174-176
[2] 李丹 .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5(2):0121-0123
[3] 吴家胜 .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 [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5(4):02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