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向融媒体转型的路径探索
张嘉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必然趋势。这一过程中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平台渠道壁垒,推动多样传播机制的深度结合。由此不仅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渠道,同时也转变了信息呈现形式,使用户能够获得丰富的新闻阅览体验。针对这一变化,新闻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知当下行业的发展变革,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各类新型技术手段,确保能够有效提高媒体服务质量,推动传统媒体行业的与时俱进。
一、数字时代对传统媒体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媒体技术全面革新
数字化背景下,新闻生产技术迎来了全方位升级革新。传统人力密集型的信息采集、编写、发布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经营环境,而是逐渐形成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大幅度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例如随着算法模型、数据训练等先进技术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智能采编创作、数字编辑、AI 生成、自动分发等技术手段高效完成新闻生产工作,不仅显著提高了媒体运营效率,同时为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用户消费行为变化
传统模式中,媒体经营主要依赖广告业务与付费观看,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急需拓展新的盈利渠道。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媒体平台不仅实现了业内整合,同时更是获得了丰富的跨行业发展契机,能够从教育、交通、医疗、娱乐等公共服务领域为用户提供新型产品。从而有效满足了用户差异信息需求,并促使其消费行为逐渐发生转变。为此需要媒体工作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理念,确保能够顺应市场趋势来转变生产服务模式。
(三)传播方式多样发展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依赖固定渠道,并且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单向性、单一化问题,难以满足用户的参与需求和阅读习惯。而在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摆脱了传统的载体限制,转变为数字资源的形式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内容形态的多元表达,同时还体现出了场景化、立体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带给用户真实互动体验。如此有效拓展了新闻的传播渠道,同时进一步体现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特色[1]。
(四)竞争环境越发激烈
社交网站、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数字媒体的兴起,不仅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同时更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开放式的媒体交流空间,使其能够深度参与到信息的发布、传播、讨论当中,促使舆论生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但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同样与日俱增。强调媒体工作人员不仅要保证新闻作品的时效性、创新性与内涵性,同时更要加强舆论引导把控,避免负面信息对主流媒体思想造成干扰,从而有效适应当下媒体融合发展格局。
二、数字化时代促进融媒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平台保障
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不仅摆脱了固有媒介渠道,同时也实现多元内容形态的深度交融,能够灵活根据报道需求与用户习惯来调整新闻表达形式。从而有效打破了原有的传播限制,为媒体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技术保障
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需拥有强大的技术赋能加持的手段,以确保自身生产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发展要求,并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为此当前数字技术的多维度发展,有效为传统媒体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使其能够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手段,来全面推动媒体业态格局的升级创新。不仅促使新闻内容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老媒体传播环境,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融合发展[2]。
(三)资源保障
数字化背景下,信息资源全面转化为了数字资产,并且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共享,有效提高了信息的流通效率。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中不仅获得了更专业、更丰富的素材来源,同时也有效转变了自身商业模式,能够打造多样化的数字产品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发展环境,实现自身业务体系的重构升级。
三、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增强策划意识,加强运营管理
数字时代,传统媒体需要主动拥抱新兴平台,借助多元化传播途径来重塑自身平台架构。以确保能够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全面扩大自身内容产品的影响力与引导力。为此强调媒体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机制,同时还需要形成良好的策划意识,确保能够根据新闻报道需求来制定合理的传播方案,促使媒体内容能够精准触达用户群体身边
例如,媒体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抖音、快手、微博等各大媒体平台的受众人群分布特点,并掌握其在线时段、阅读习惯、兴趣偏好等关键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事件特点,对现有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提炼以及处理,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打造多样形态的内容产品,并分别投送到适宜的传播路径。以确保能够进一步增强新闻内容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同时有效构建自身传播矩阵,借助多元渠道来充分扩大自身传播效能。
(二)加强技术运用,重塑业务流程
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舆论生态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为此媒体工作人员想要更好地适应当下工作环境,便需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全面调整传统业务模式。确保能够实现新闻策划、生产、传播、监管的同步实施,并有效保证自身工作质量与效率,持续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从而全面提高自身核心竞争优势,推动媒体融合的稳定发展。
例如媒体工作人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据算法加持,来协助自身高效开展新闻采编创作工作。从而有效释放人力资源,并促进媒体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以新华智云自主研发的“媒体大脑”人工智能平台为例,该平台整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应用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自动根据指令整合相关领域的信息内容与素材资源,并根据新闻报道需求来进行初步的内容生产工作。不仅如此,该平台在运营过程中还能够自动整合用户信息、开展内容监管,及时把握当前舆论动态趋势,并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新闻证伪辟谣、用户管理以及账号运营,从而更好地应对融媒体工作环境,促进新闻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三)创新内容形态,彰显数字特色
“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的工作理念,也是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为此在融媒体背景下,工作人员需要推动传统经验与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运用数字化、场景化、立体化的表达形式,来全面创新内容形态,确保能够有效适应多元传播渠道,并满足用户的差异审美需求。如此才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媒体形态的互补和协作 , 全面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
例如人民网发布的新闻作品《丝路行旅图 , 带你穿越千年》当中,作品采用手绘长图的方式,将古今丝绸之路上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情完整呈现在画作之上。在此基础上采用 H5 交互、3D 建模、AR 等相关技术手段,为用户开发了“AR 丝路之旅”小程序,使用户在观看作品之余,能够同步跳转到其他平台端口与画作中的场景进行打开合影,并在此基础上联动线下宣传渠道,打造了非遗剪纸、灯光秀、文创纪念册、主题航班等多种传播载体。有效借助先进技术提高了内容创作质量,并实现了多元媒介载体之间的互动互联。
(四)关注用户需求,增强参与互动
融媒体环境,新闻传播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用户与媒体平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全面调整,强调二者在媒体交流中保持平等化、合作化地位,确保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效能,并共筑和谐舆论生态。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强调媒体工作人员需要精准把握用户现实需求,充分借助融媒体优势引导其参与到新闻交流互动当中[4]。
例如媒体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可以采用话题讨论、用户问答、大众意见征集等方式,引导用户围绕社会公共事件来发表观点。并在这一过程中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用户反馈信息中提出的问题与看法进行整理。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用户信息需求,并针对性地开展新闻策划制作。以此有效加强用户互动,促进新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五)推动行业融合,拓展盈利渠道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媒体需要充分运用线上渠道优势,来开辟自身全新的业务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借助融媒体平台来拓展自身盈利链条,推动传统媒体与更多行业领域的有效结合。从而持续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并发掘数字资源中的价值要素。
例如,媒体工作人员可以聚焦文旅、商务、政府、教育等线上服务场景,全面开发自身数字产品。凭借自身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咨询、知识、娱乐、文化以及数字资产等相关服务。从而有效摆脱传统的业务模式,并通过更多渠道来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以此有效适应当前的媒体传播环境,并为社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向融媒体转型的路径展开了深入探索,强调媒体工作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数字技术、平台、资源对新闻工作发展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全面调整自身工作方式,确保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促进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一博 .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实践之路——以河南卫视融媒体转型为例 [J]. 时代报告 , 2024, (02): 83-85.
[2] 寇中秋 . 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融媒体转型路径探析 [J]. 新闻研究导刊 , 2024, 15 (01): 73-75.
[3] 王美红 . 传统纸媒在融媒体转型中的挑战与突围路径 [J].采写编 , 2024, (09): 42-44.
[4] 凌敏 . 数字时代出版行业融媒体转型路径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 2023, 14 (23): 14-18.
[5] 代月姣 . 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媒体如何“破圈”[J]. 记者摇篮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