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
樊亭
15022119901015413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其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发展质量。本文系统梳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传统与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总结在工程建设效率、质量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深入剖析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畅、质量安全隐患、进度成本失控以及人员技术短板等问题,从制度、管理、资源和人员等层面探究成因。针对性提出优化管理体制、强化质量安全管控、改进进度成本管理方法、提升人员技术水平等解决策略,旨在为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效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管理问题;解决策略;城市化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市政公用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使命。从城市道路桥梁的修建到给排水系统的完善,从燃气供热管网的铺设到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市政公用工程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管理体制不顺导致部门间协作效率低下,质量安全监管漏洞引发工程事故隐患,进度延误与成本超支现象频发,专业人才短缺和技术应用滞后也制约着行业发展。
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过去城市发展较小,工程简单,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项目多为管理型粗犷管理,由政府机构作为主要管理方,处理项目规划和施工的同时也负责整个项目的使用运营管理,缺乏计划型项目管理。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之后,城市建设工程任务愈发艰巨,施工项目管理传统项目方法的局限性愈来愈显现,应对城市发展新形势,城市建设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采取现代化项目管理手段,以形成规范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1.2 当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现阶段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大体上分为传统和新两种方式,传统方式主要指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参与工程的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这种模式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资源调配与政策落实,但是管理过程中部门过多,容易导致沟通障碍,出现工作效率和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1.3 取得的主要成效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交通建设的工程科学化管理能够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在实现道路规划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给排水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能够提高给水的保障和污水的处理质量,在增强居民饮用水安全的基础上,也为居民安全饮水做出了贡献;城市环境卫生建设方面的项目管理能够提升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及时完成及投入运营的规范程度,在完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也为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环境做出了贡献。
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方面
职能管理不足影响项目管理水平。职能部门存在多头交叉、相互扯皮的情况,在地下管线建设的过程中,有的供水、有的排水、有的燃气,不同的单位相互分割。各个管线交叉、设计不一致,造成了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发现问题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应对、调整;另外,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规范建设行为监管不足,对一些违法违规问题治理力度不大,这些问题隐患,都极易使施工陷入被动状态,安全事故容易发生。
2.2 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
市政公用建设工程的质控与安全控制十分重要,然而目前这种建设管理质量堪忧。施工单位出于盈利角度,不严格执行施工质量要求,大量采用劣质材料,公路、城市道路施工时用料粗糙,用劣质沥青摊铺,使道路未建成便出现了坑包、裂缝,建筑施工中偷工减料提高墙砌强度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控制质量不合格,施工现场缺少安全警告标识标牌,缺乏安全防护,施工人员未经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操作工操作不规范,出现意外的安全事故。
2.3 进度与成本管理方面
进度与成本控制不到位。进度方面,计划不够、控制不佳,前期准备不足,对施工中会遇到的问题估计不够,遇到不可抗力天气影响或者施工中发现施工过程中地下有不明物体等应对措施不力,导致进度滞后。成本方面,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不规范,材料价格不固定等因素,难以做到将项目造价成本有效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的项目严重超概,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2.4 人员与技术管理方面
缺少专业人才和技术应用不足。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中,既掌握一定的工程项目技术知识又具备工程项目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少,且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伍、管理方法陈旧,跟不上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工程项目技术应用上,某些企业对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奉行着保守主义原则,依然是按过去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工作效益低,工程质量也难得到保证。
三、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优化管理体制
优化管理体制,从明确职责、完善监管两个方面着手。制定部门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对于项目的管理权力和责任,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建立一种部门之间的协调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中,协调组能够协同规划以及协调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3.2 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要加强制度和执行。从制度方面着手,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材料采购、工艺施工、验收标准,实行质量管理追溯制,对产生质量问题的责任主体进行追责,从执行方面着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巡查,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施工安全。
3.3 改进进度与成本管理
优化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方面,运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手段,制定精确的进度控制计划,做好影响进度各因素的预测,在计划中设置进度控制预警,及时掌控进度滞后造成的进度预警,分析进度滞后原因。成本控制方面,做好成本预算编制工作,注重设计变更管理,做好材料价格跟踪管理,及时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开展项目成本控制,确保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预定的成本控制计划内。
3.4 提升人员与技术管理水平
加强队伍和管理技术能力建设,要重视人的建设和技术建设。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的联姻,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培养即懂技术和有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让管理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管理的理念,奖励成绩好的。使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比如在工程施工上运用预制装配的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在项目管理上积极运用BIM技术进行整个项目的管理,提升项目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水平。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当前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加强质量安全管控、改进进度成本管理以及提升人员技术水平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推动市政公用工程高质量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海燕.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居舍,2020,(17):163-164.
[2]罗传波.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