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作者

李陆津川

500241198511045917

摘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日益完善且越来越强大,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优势。现代教育理论学者认为,在信息化社会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可以为低年级学生展现生动、多彩、有趣的教学画面,创设趣味性高、参与性强的教学情境,使教师更好地优化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课堂,使学生有更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更高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的生字记忆得以强化,使识字教学的效果得以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识字教学效果不佳,这成为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而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将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让识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为识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常态,教师通过制作精美的电子课件、动画视频,将汉字的笔画结构、演变过程直观呈现,在线识字课程、互动学习平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可借助趣味识字游戏巩固知识。电子化教学工具如电子词典、点读笔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帮助其快速查询字音字义。这些应用显著提升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与效率,但在资源整合、个性化教学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二、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信息的突破时空的特性,将平面抽象的汉字化为具象的场景,帮助学生感悟汉字,而情境认知主义认为,学生在接受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和生活间的联系。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视频、音频、虚拟现实(VR)等形式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历史,在介绍古汉字时穿越回古代的市场、农田,看古人书写汉字、运用汉字的情形,将学生的学习更好融入情境当中,从而使识字教学更具趣味性及实效性。

2.2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互动教学

主动授课法是实现生字教学课堂趣味性的重要形式,而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多种实现方式。主动授课法模式下的生字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单向传输的授课方式,通过生字教学网络,教师布置字教学作业、练习题目,通过授课软件得到学生提交的作业,通过网络及时向学生反馈批改情况,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交流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在学习群组软件当中建立班级群,利用此微信群开展课后点评交流,并进一步鼓励学生搜索生活中看到的字,例如商家广告牌、商品、广告上的字等,进一步由其他学生开展辨认、评论,并以此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从而将生字学习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

2.3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网上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师的筛选整理可以激活识字教学。可以从优良教育网站及学习类APP中获取大量的资源,还可以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载优秀的教师的识字课教学视频,借鉴这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推荐,针对学生识字的掌握程度、学习的进度以及个人兴趣,推送给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料。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的挑战和策略

3.1面临的挑战

(1)教育资源不平衡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受教育条件不平衡的影响较大。目前,中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城市小学的识字教学设施并不落后,几乎每所小学都有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和网络等,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图片、动画、视频来组织形象有趣的识字教学,利用交互式课件讲解汉字的来源,并通过校园网布置学生个人化的识字练习和作业。而在农村的小学甚至偏远的农村小学中,设备缺乏陈旧,大多数学校只有基本的投影仪,少数学校虽然有先进的电子白板,却仍然沿用传统的黑板进行教学,互联网及带宽利用率比较低,不适合使用教学视频,没有虚拟现实教学等技术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开展识字教学的最主要实施人,缺乏信息技术能力是最大的瓶颈。有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认识仅限于操作层面,只会制作一些简单的PPT,在使用信息技术软件、数据统计等方面完全不熟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缺乏认识,不了解信息技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以致不能有效发挥其教学效果。

3.2应对策略

(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形成多投入体系。政府应当承担主导职能,设立公共教育资金,保障更多教育投入进入农村、欠发达地区,购置多媒化、交互化、高速化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网络为应用信息教学提供硬件基础。鼓励社会各界投入,支持和提倡企业、社会组织捐献或是合作研发教学应用软件、电子图书等。

(2)加强教师培训

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技术素养制定培训方案,分层分类地制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识字教育培训方案。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教师,进行简单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技术,如Word、PowerPoint、网上备课系统、教学平台等等。对于信息技术基础一般的教师,进行提高培训,比如智能终端教学、大数据技术、虚拟环境教学等方面。对于大多数教师进行培训方式创新,在课堂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对于零基础者和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在线学习、直播讲座、微课程、工作坊等,使这些培训更多样化、自主化。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防止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沉迷感,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告诉学生它只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工具,不能作为我们消遣的工具。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信息技术使用时间,不盲目使用电脑或手机,减少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造成学生视力受损、上课走神等问题。同时开设一些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告诉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筛选出良好的学习资源,如何辨别网络上信息的真假,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如创编汉字故事的短视频、撰写电子小报等,信息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创造工具,而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一个器皿。

结语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了创新变革,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能力不足、学生使用不当等问题仍制约其深度应用。未来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师资培训,引导科学使用,推动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深度融合,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汉字启蒙教育,助力学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宓红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4,(Z1):64-66.

[2]赵义柱.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0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