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会和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周正梅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益阳分公司马迹塘中心收费站 湖南益阳 413000
在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速公路企业面临着技术革新、竞争加剧、服务升级等诸多严峻考验,而企业文化作为广大员工的精神支柱以及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党团工会组织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群众动员等方面表现出强劲优势,二者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并且为现代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新思路,这对高速公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党团工会与高速公路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筑牢企业发展政治根基
高速公路企业发展进程当中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党组织均参与其中,并为企业的投资规划、运营管理出谋划策、指引正确方向,避免企业因短期利益而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共青团组织则通过举办各种理论学习活动、主题活动向广大青年员工传递党的创新理论与新政策、新思想、新观念,以增强青年群体的政治意识,使其树立大局观。这种政治引领作用不仅表现在战略决策方面,同时也渗透到日常运营的每一处细节当中,比如在智慧高速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党团工会通过政策解读、思想动员能够激发全体员工斗志,带动工作热情,进而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这对巩固和强化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大有裨益。
(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党组织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并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同企业现代化管理相结合,使得企业议事规则更加完善,经营风险大幅降低。工会组织通过职工代表制度,广泛听取员工诉求,切实解决广大员工所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这一人性化举措使员工的切身利益得到可靠保障。例如企业在制定薪酬标准、设计薪酬体系时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确保薪酬标准达到员工预期,这就为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共青团组织依托青年突击队,以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载体,为青年员工创新潜力的激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批管理型人才与技术骨干破土而出,为企业硬实力的提升注入生机与活力 [1]。
(三)增强持续发展软实力
高速公路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而党团工会组织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劳模宣讲、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这就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驱动力。例如党团工会组织通过弘扬“铺路石精神”,将党组织倡导的奉献精神与高速公路企业的“畅、安、舒、美”的服务理念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独特企业文化。工会组织通过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工匠精神,使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当中始终以精益求精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而共青团组织以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及文化创作活动为载体,赋予企业文化更多的青春朝气与活动,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与社会美誉度大大增强。这种聚合力、拢人心的作法为员工忠诚度的提升做好了铺垫,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党团工会和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实现文化与管理同频共振
党团工会与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需要一套“战略共谋、过程共管、成果共评、风险共担”的全链条发展机制的支撑。首先,在顶层设计层面,企业需要将二者融合工作纳入董事会年度议题,并积极听取党团工会与各业务部门的融合进展与成果汇报,定期展示二者融合以后,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及突出业绩。其次,在建立决策参与机制时,应当突破传统的决策参与单渠道模式,构建“党团工会联席会议 + 职工代表提案”的双渠道模式。党团工会负责人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蕴含文化元素提出建设性意见,而职工代表针对企业管理或者企业文化建设提交个人建议,然后将双方观点同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以确保企业的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实现同频共振 [2]。
另外,在考核评估机制方面,需要整合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的三方资源,重点针对理论学习转化率、青年创新贡献率、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实施针对性考核。比如某高速公路企业将二者融合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薪资挂钩,权重占比达到 20% ,使得“软任务”摇身变成“硬指标。”这种制度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使企业发展重新焕发生机,广大员工斗志昂扬,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与大局观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旺盛活力。
(二)发挥党团工会思想引领作用,实现企业创新攻关
在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高速公路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的思想引领作用,为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党组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定期组织员工实地探访高速公路沿线的革命旧址、脱贫攻坚示范村等红色地标,并通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传递红色精神、讲述红色故事,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形式转化为体验式教育形式,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团组织可以借助于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文化。比如某高速集团经过数月努力,制作了时长为 100 分钟的《数字公路背后的青春代码》系列短视频,视频内容以技术骨干、先进模仿、优秀管理者的奋斗、创新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了“公路人”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一经播出,收获巨大反响。而工会组织可以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捆绑在一起,并通过举办现场演讲活动,向广大员工传递正能量。比如某高速集团在开展现场演讲活动时,一线养护专家现场演示了“毫米级”摊铺工艺,向员工讲述自己“以路为家”的职业情怀,这一作法使工匠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借鉴、可学习的实践样本,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融合发展实践平台
高速公路企业应当以党团工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党团工会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进程。党组织可以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举办“红色工地”评选活动,在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将传递红色精神、展现精诚协作、发扬艰苦朴素传统的工地纳入评选范畴,进而将红色文化嵌入施工管理全过程。共青团组织可以组织青年群体,开展无人驾驶模拟活动、绿色养护技术路演等新颖的活动项目,以此来激发广大青年员工的创新潜质。而工会组织可以依托于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场景化竞赛活动”,比如利用VR 技术模拟高速公路建设历程,或者模拟极端天气下的应急保畅场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对外影响力。
三、结语
党团工会与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为此,企业决策层应当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借助于党团工会组织的政治、思想与精神引领作用,通过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开展各类新颖活动来展现企业崭新的精神风貌,助力高速公路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英博 . 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2,(35):13-15.
[2] 孙慧 . 从“路”到“家”:高速公路企业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服务理念探索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0):6-8.
[3] 周异助 , 陈燕 , 黄琛杰 . 大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文化和经营活动融合策略探析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1,(1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