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浅析

作者

张敏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联合小学 625400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问题,通过剖析现阶段资源应用不深入、融合效果不理想等现状,提出课程内容优化设计与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策略,探讨学习方式灵活转变与思维能力有效提升方法。数字资源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需建立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通过精选适切资源、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促进协作交流等方式实现。合理运用数字工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资源;小学数学;深度融合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数字资源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辅助手段。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停留于表层应用阶段,未能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价值影响教学效果。如何促进数字资源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实践有待解决问题。通过从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优化课程设计、合理配置资源、转变学习方式等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推动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科学有效应用。

一、资源应用不深入,融合效果待提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字资源应用普遍存在浅层化现象,未能实现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部分教师对数字资源认识不够全面,将其简单等同于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忽视了数字资源包含模拟实验、交互操作、即时反馈等多元功能。课堂中常见现象为将传统板书内容简单转换为电子展示,或机械插入几段视频材料,未能充分挖掘数字资源交互性、情境性特点。资源选择缺乏针对性,许多教师习惯直接套用现成教学资源包,未结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导致资源难易程度与教学对象不匹配,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应用方式较为机械,主要体现在将数字资源局限于知识讲解环节,而忽视在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教学环节中应用,使资源应用片段化、碎片化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主导色彩过浓,学生参与度不足也是突出问题。课堂中经常由教师操作演示数字资源,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少亲身体验与操作机会,难以形成深度学习。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数字资源应用后缺乏科学评估,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调整。

二、课程内容优化设计,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针对数字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不深问题,教师需着力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学设计应从学习目标出发精准定位数字资源功能,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数字资源能解决哪些教学问题,避免为用而用。创设真实情境提高数学学习实用性,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将抽象数学概念融入贴近生活情境中,使学习内容具体可感。构建螺旋上升知识网络有助于促进知识系统化,数字资源应用不应局限于单个知识点,而应注重前后知识联系形成完整认知体系。设计分层教学内容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教师依托数字资源提供难度递进学习任务,让基础薄弱学生通过具象化资源巩固基本概念,为学有余力学生准备拓展性探究问题。整合多元学习资源可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除常规教学软件外,引入数学游戏、在线练习平台等多样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材料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以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例,教师借助数字资源优化教学设计。课前准备环节通过数字化诊断工具了解学生对9以内加法掌握情况,建立精准教学起点。导入阶段利用虚拟小超市情境软件,设计小朋友购物游戏,自然引出8+5等进位加法算式激发学习兴趣。探究环节借助数字计数器展示8+5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如何凑十法计算,理解先算加到十,再加余下部分思路。随后提供电子操作平台,学生通过拖拽虚拟计数物进行分解组合,亲身体验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巩固阶段根据学生掌握程度,智能推送难度递进练习题,基础题如7+5计算,提高题如实际应用情境中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三、学习方式灵活转变,思维能力有效提升

实现数字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关键在于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传统课堂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引入数字资源后可转向主动探究模式,教师借助数字工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问题引领、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协作交流取代孤立思考,借助在线协作平台、电子白板等工具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学生实时分享解题思路、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表达能力。数字资源提供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表征形式,学生根据自身认知特点选择适合方式理解抽象概念满足不同学习风格需求。应用实践超越机械训练,数字资源创设丰富实践场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迁移能力。全程反馈优于结果评价,智能学习系统实时记录学习过程提供即时反馈,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以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采用数字资源支持下学习方式转变策略。课前通过微型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100以内数字应用场景,如公交车站牌、超市价格标签等激发探究兴趣。课堂伊始利用数字互动平台展示数字城堡游戏,每层城堡代表十位数不同数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字规律,发现十进制计数特点。探究阶段借助数位值显示软件,学生通过拖拽操作体验数字组成变化,理解个位、十位概念,体会数位值含义。小组合作环节借助电子白板协作功能,共同完成数字排序挑战,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一部分负责识别数字大小,另一部分排列顺序实现思维碰撞。应用实践部分通过虚拟货币购物游戏,学生需计算商品总价并找零,将数认识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对数字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现状分析可知,当前应用中存在诸多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问题。解决路径应从课程设计与学习方式两方面入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配置数字资源,确保技术应用围绕教学目标;促进学习方式转变,通过主动探究、协作交流等方式提升思维能力。当数字资源真正融入教学全过程,并与数学学科特点相结合时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慧芹.数字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河南省沈丘县邢庄镇中心小学;,2024:238-239.

[2]徐丽薇.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4,(11):49-51.

[3]董国丰.数字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苑教育,2024,(2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