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学习任务群

作者

畅萍

山西省运城市东郊逸夫小学 邮编:044000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深入探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构建问题。文章从设计要素、组织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分析学习任务群如何与核心素养培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梳理任务群设计关键因素探索多样化组织模式,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期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调整完善,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教学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学习任务群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以整合性任务为载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展开讨论,从设计要素、组织方式及评价标准三方面系统分析,探究如何构建符合新课标精神且具有实效性任务群,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设计要素

学习任务群设计需考虑多维度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结构体系。一是任务群应紧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每个任务群须明确指向特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任务活动设计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任务群设计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低年级阶段注重激发兴趣培养良好习惯;中年级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发展思维能力;高年级阶段则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任务群内容选择应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既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入现代社会元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又能关注现实生活,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任务群设计还应注重层次性与挑战性平衡,每个任务群应包含基础性任务与拓展性任务,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需求实现分层教学。基础性任务确保全体学生掌握必要知识技能,拓展性任务则为学有余力学生提供更高层次挑战,促进其潜能发展。任务真实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任务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提高学习意义感;而任务群应体现学科融合理念,适当融入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元素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合理把握这些设计要素,能够构建出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学习任务群。

二、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组织方式

学习任务群组织方式关联教学质量与效果,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灵活构建。情境式组织法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语境中,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习得语文知识技能;问题探究式组织则立足核心问题设计任务链,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至解决问题全过程;项目实践式组织通过设计综合性项目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知识技能内化。学习任务群可以按时间跨度划分为长程任务群与短程任务群,长程任务群跨越多个单元或学期,注重能力迁移与拓展;短程任务群则聚焦单元内容,强调知识构建与巩固。教师在组织任务群过程中转变为学习促进者与引导者,精心设计学习路径提供恰当支持与挑战,灵活调整教学节奏适应不同学习风格。任务群组织还应注重资源协同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并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营造浸润式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为例,应当构建智慧解难题任务群展示情境探究组织方式应用。先创设问题情境——“皇帝想知道大象重量,可是没有足够大秤称,聪明小朋友曹冲会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接着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可能解决方案,鼓励大胆猜想;随后引导学习课文,发现曹冲巧妙解法。再组织动手操作环节,通过小实验验证水中物体排开水量等于物体重量原理;然后拓展类似思维问题,如“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如何测量自己身高而无尺子”等,引导学生运用类似思维解决生活中问题。整个任务群围绕智慧解难主题,将阅读理解、思维训练、实验探究等有机整合,既突破文本局限又拓展学习边界,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相关任务中体验思维乐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评价标准

学习任务群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多维度、全过程、重发展原则,形成科学评价框架。核心素养导向评价强调将语言运用、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是评价主要指标,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核心素养发展变化。过程性评价贯穿任务实施全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学习档案等方式捕捉学生学习轨迹形成动态评价;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打破单一教师评价局限,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多元视角构建全方位评价网络。情境化评价注重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评价内容既包括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涵盖学习策略、合作能力等;而差异化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基础性评价与拓展性评价,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供适当挑战。评价形式应多样灵活,结合任务特点选择作品展示、情境表演等方式,避免单一纸笔测试局限。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应当构建古人智慧与现代思考任务群评价体系。任务群实施过程中一是采用智慧探究档案袋,记录学生对西门豹治水故事背景探究、人物形象分析等过程性表现,通过学习单、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二是设计古今治水大比拼活动,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治水事例,分析比较不同治水方法,评价学生文本分析能力与跨文化思考能力;然后开展智者角色体验情境剧表演,学生扮演西门豹或其他角色设计解决方案,评价学生对人物心理与处事智慧理解。接着进行现代智慧官小组项目,针对校园或社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学生将古人智慧迁移应用能力;并组织西门豹日记创作,从西门豹视角记录治邺过程,评价学生文学想象与创作能力。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自评占比三成,小组互评占比两成,教师评价占比四成,家长参与占比一成,形成多元评价格局。

结论: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设计、有效组织与合理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从设计要素、组织方式与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探讨构建高质量学习任务群路径。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学习任务群探究与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理念落实重要载体,其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继桃 李凌慧.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 2024(22):I0003.

[2] 朱晓红.探究"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J].好日子, 2021, 000(033):P.1-1.

[3] 朱建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J].江西教育,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