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陈云会
板桥镇玉马完小 655800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探究对象,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路径。文章构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框架,提出了系统化整合教学内容、匹配核心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及多元化开发教学资源的策略。在教学实施方面,探讨了大单元教学模式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体性教学设计思想,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单课时、碎片化教学的局限,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和更为系统的路径。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框架构建
(一)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整合设计
教师应明确大单元的主题定位,选择能够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主题,如人与自然、成长与责任等,使学习内容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其次,围绕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将同类型、同主题、同体裁或同作者的篇目进行系统归类,构建起内容上相互关联、难度上逐步提升的学习序列。再次,整合设计应注重跨学科融合,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思维的多元发展。
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置螺旋上升的学习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形成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内容整合设计,使大单元教学内容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又能体现层次性和开放性,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核心素养目标与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匹配策略
在匹配策略上需明确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并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据大单元主题和内容特点,确定该单元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维度,实现目标与内容的精准对接。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已有基础,对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梯度设计,低年级可侧重于语言积累和初步运用,中高年级则逐步加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匹配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割裂各维度素养,应注重素养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如将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发展有机结合,将审美体验与文化理解相互渗透。
二、大单元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一)大单元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叙事文本重在情节梳理与人物分析,说明文本注重结构解析与说明方法探究,议论文本侧重论点把握与论证方式研究。运用图像化阅读戏剧化阅读对话式阅读等创新性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活力。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动物植物的奥秘大单元为例,可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整合教学。在教学设计上首先确立生命的奥秘与成长这一大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中,通过画面感知法,让学生用彩笔勾画出小蝌蚪寻找妈妈的全过程,感知生命成长的变化;再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小蝌蚪青蛙妈妈等角色,体验寻找与相认的情感历程。在《我是什么》教学中,采用猜谜游戏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特征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气体的形态,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结构化认知。
(二)大单元框架下的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在写作内容设计上教师应紧密围绕大单元主题,设置与阅读文本内在关联的写作任务,构建观察记录—模仿练习—创意表达—交流评价的写作学习链,形成螺旋上升的能力培养体系。在写作过程指导上,应采用支架式写作策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目标、足够的材料积累、恰当的结构框架和必要的表达技巧,逐步引导学生从有支持的写作走向独立写作。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品德与智慧大单元为例,可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整合进行写作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曹冲称象》导入智慧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设计我也有好办法微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难及解决方法,用简单的语句记录下来,培养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表达能力。学习《玲玲的画》后,关注画中对比描写手法,设计我眼中的校园变化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运用以前——现在对比结构,描述校园环境变化,体会进步带来的喜悦。教师通过提供词语支架、句式模板、结构框架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表达障碍,同时鼓励个性化表达,展示独特视角。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一)大单元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方案设计上,教师应明确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和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重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其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包括观察记录、学习档案、成长记录单、学习反思、作业分析等,从不同角度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信息。具体可采用学习任务单单元学习档案袋学习反思日记阶段性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跟踪。
教师还应明确评价实施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如可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即时评价,在单元学习中间环节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单元结束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评价机制。此外,还应注重多主体参与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形成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应及时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评价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多维评价标准
在标准建构上应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维度,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如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可从词汇积累、句式运用、表达流畅性、语体得体性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在思维发展维度可从问题意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在审美鉴赏维度,可从审美体验、情感表达、风格感知、创意表现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在文化传承维度,可从文化知识、文化认同、跨文化理解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各年级、各学段的评价标准进行层级设计,形成螺旋上升的评价体系。如低年级可侧重于基础语言能力的评价,中高年级则逐步加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评价。评价标准的设置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有定性描述,清晰表达达成目标的质性特征,又要有量化指标,便于操作实施和结果分析。此外,评价标准还应体现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而非简单地与标准答案或他人比较。
结论:本文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深入探讨,构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框架和实施路径。在教学框架构建方面,系统化整合教学内容、精准匹配核心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多元化开发教学资源是关键环节;在教学实施路径方面,创新阅读教学策略、探索写作教学实践、设计综合能力培养活动是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惠荣香.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2024(18):33-36.
[2] 胡思静.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4(11):12-14.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4.11.006.
[3] 李爱凤.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探究[J]. 生活教育,2024(2):90-92. DOI:10.3969/j.issn.1673-3002.2024.2.shhjy2024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