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历史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王伟东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鸡鸣山中心学校 1305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初中历史实践教学中真实情境建构与应用问题,旨在探究如何通过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及保障机制构建系统化教学策略体系。研究提出历史实践教学应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创设真实历史情境,通过项目学习法、历史调查法等多元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强调构建完善评价机制与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为真实情境下历史实践教学提供可靠支撑。

关键词:初中历史;真实情境;实践教学

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而需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情境创设脱离现实等问题,致使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学科素养培养效果受限。本文立足真实情境视角,从资源开发、教学实施与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初中历史实践教学策略体系,旨在转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探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历史教学新路径,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构建真实情境的初中历史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构建真实情境初中历史实践教学资源开发首先需立足地方历史资源,充分挖掘校园周边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资源价值,编制历史实地考察指导手册,设计具有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获取一手历史资料。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地方志书、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编写地方历史校本教材,构建初中各年级历史实践活动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历史图片、视频资料,运用VR/AR等技术重建历史场景,开发历史情境体验软件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历史环境。

创设模拟历史情境设计历史角色扮演剧本,制作历史实物复原模型,组织历史辩论赛题目,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理解历史事件发生背景与影响。最后,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邀请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历史资源收集工作,组织走访社区老人记录口述历史,形成多方参与历史资源建设格局。通过上述策略,构建多元立体历史教学资源体系,为初中历史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素材支持。

二、融入真实情境的初中历史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项目学习法作为核心策略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通过设计富有探究性主题项目,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地考察与资料搜集。情境教学法则通过历史叙事、情境复原等手段创设历史氛围,激发情感共鸣。历史调查法注重培养学生调查设计能力,指导问卷编制与访谈技巧,促进田野调查能力提升。历史模拟体验活动则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场景重现等方式,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处境与心理。历史辩论与讨论则培养学生多维思考历史问题能力,通过设置具争议性历史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形成理性评判意识。

以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组织鸦片战争与家乡变迁实践项目,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当地与鸦片战争相关历史遗址或博物馆,如虎门销烟遗址、近代商埠旧址等,让学生现场感受中西方力量对比与民族危机。其次,引导学生收集鸦片战争期间地方史料,包括地方志记载、民间流传故事、历史照片等,梳理战争对家乡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再次,组织林则徐虎门销烟情境模拟活动,学生分饰林则徐、英国商人、清朝官员等角色,重现销烟过程中各方心理与对话,深入理解禁烟决心与面临压力。然后,开展鸦片战争责任探讨历史辩论会,学生分组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英国资本主义扩张需求、国际环境变化等多角度分析战争爆发原因,培养历史批判思维。最后,指导学生创作《写给林则徐》历史书信,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多元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更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根源,形成理性爱国情感与民族责任意识。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历史实践教学保障策略

在制度建设层面学校应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将历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总体规划,设置固定实践课时,编制系统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常态开展。同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工具开发,如实践活动记录表、调查报告评价量表等,关注学生全过程表现,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引入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社会组织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组织教师参与历史实践教学专题培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指导实践活动设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校际合作机制构建亦不可或缺,应组织区域内学校协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促进优质经验共享。此外,拓展社会支持网络,与文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文化工作者担任实践活动指导专家,争取社会资金支持,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物质条件与专业指导,形成学校主导、多方参与历史实践教学保障新格局。

以八年级上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为例,学校可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将探寻太平天国历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安排两周课时用于实地考察与成果展示。联合当地博物馆、文化馆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考察提供专业指导。构建太平天国运动实践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资料、影像资源,开发虚拟实境天京之行数字课程,让学生足不出户体验太平天国兴衰全的过程。同时,设计《太平天国史迹调查实践评价手册》,包含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记录学生调查过程与成果。此外,组织历史教师赴金田起义遗址、天京历史博物馆等地参加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史实理解与教学能力。最后,组织太平天国历史与现代启示跨校研讨活动,邀请区域内多所学校共同探讨实践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形成区域历史实践教学共同体。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基于真实情境初中历史实践教学策略研究表明,有效历史实践教学应立足真实情境创设,通过系统资源开发、多元教学实施与完善保障机制三方面协同推进。在资源开发层面,需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多元立体资源体系;在教学实施层面,需采用项目学习、历史调查、情境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探究活动。在保障机制层面,需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参考文献

[1] 郑景仪.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4.

[2] 吕嘉欣. 基于乡土情境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24.

[3] 吴慧娟. 真实情境创设指向下初中历史学习活动设计策略[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