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王琪

宁晋县第二中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新课改的大力推进,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把学习目标转换为学生核心地理素养的教育。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形式中,老师选择单独的一节课来设计课程内容。这种教学形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节课都是各自独立,导致主要的课程目标无法顺利完成。同时,时间上难以合理分配的现象也是造成学习进程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原因。当前。高中的地理老师在课程内容开发中更侧重于构建大单元知识地理的结构形式。基于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地理老师在制订课程领域以及学习计划时,能够考虑时代的演化与新课改的需求予以再一次思考与定位。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的时代特点

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评估和新课程标准下,基于学科素养,按照学生水平,大单元教学能够很好的突破当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面对的知识碎片化、学科水平较低带来的束缚。其时代特点为:

(一)课程内容体系性

大单元的课程教学的特点是考量课程内容的体系性和关联性。老师在确认其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全面考量教学要求和体系完备的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予以适当地调整、添加或是删除等处理。因此,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性比较强、整合程度比较高。

(二)授课方式灵活

老师要按照学情与课程内容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其思维的发展,比如情景探索方式、角色饰演等方式。大单元教学的讲课方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讲课方式和单一的一问一答方式,而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与参与性的最佳的授课方式。

(三)教育情景的真实性

传统课程教学和现实生活相脱离,学生无法将所了解的课程内容、技能去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大单元教学下老师创建真实的教学情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景力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总结思考能够推动个人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教学评估的多元性

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的理念,致使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答题方式和思路,老师针对学生学习中体现出的思维方法和个性化的特点缺乏重视。大单元的教学倡导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与结果予以评估,尤其是对学生思维框架的评估。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评估和讲课、学习一样主要,老师对学生开展评估以便于获取反馈信息,进而再推动课程设计和过程的改进。

(五)引领老师的创造力

老师整合的大单元课程内容应是与学科的逻辑顺序相符,并适合学生认知能力而从易到难。老师提供相应资料,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且评估其思维框架等过程,也应该有一定的弹性,这对于老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根据大单元教学创建地理课程教学情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高中学生了解实际生活、社会层面的信息途径不断增多。地理学科是一个对理论和实际需求极高的学科。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把所学过的地理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在一起。比如,学习气候相关常识的学生生活不能和其生活经验积极联系。所以,地理老师应该融合本课的重心和目的、学生真正的学习状况与其思维的发展,创建和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地理课程教育情境。进而切实有效地辅助学生增多情感感受,助力其提升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完成培育学生综合思考水平的目的。

比如,《地球的运动》的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帮学生把其现实生活中的昼夜变换和当地的时差关联到一起。帮助其学习与吸收自传与地球自转相应的地理内容,引领其全面掌握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把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育与手段融进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并选择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自传与地球自转,使得学生们直观地看到它们对昼夜以及四季的影响,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地理内容。

(二)注重单元任务的达成情况

提升课程质量和效率,提升地理老师的专业技能,离不开复盘与总结,同时培育学生的综合水平与提升素养,也离不开自我复盘与总结。所以,在课程结束时,老师不但要很好地思考与复盘课上的讲课内容,还要教导学生学会复盘以及总结每节地理课所学到的知识。首先,借助相关事物,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利用沙漠、江河等具体的事物,学生能够回忆所有部分的内容,鼓舞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主动构建知识架构,鼓舞其发展逻辑思维以及辅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进一步加强本地协调概念。其次,重视学术设置。在培育学生对于每节过所学的地理内容予以复盘与梳理的同时,还要注重高中生的发展要求,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运用,尽量引领学生和现实联系。

比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第一部分后,学生以呈现蚂蚁森林界面的图片,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你真的了解蚂蚁森林吗?”让学生通过这种绿色环保的理念,进行深度思考,继而让其形成培养期对环境、资源负责的思想与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科目时间长、完善性强、涉及范围广。所以,高中地理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以大单元为核心开发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主要学目标。和单节课程教学相对比,大单元教学更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整合与传达。在新一波的课改影响下,大单元教学将会逐步增强对学习资源的不断分析与学生基础素质的综合发展。因此,高中地理老师要致力于教材,不断研究课程内容,明晰课程目标,掌握课程教学方式,增强实操训练,重视课后复盘,培育其人地协调理念,为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大艳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J].前卫 ,2021,(07):187-189.

[2] 杨广辉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 新课程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