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作者

周文燕 王顺莉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批判性思维是培育学生历史思维深度的关键维度。它打破机械记忆的桎梏,促使学生以辩证视角审视历史事件与人物,构建多维认知体系。史料实证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石,通过对文献、实物等多元史料的考证辨析,为历史解释提供坚实支撑。在初中历史教学场域中,以史料实证为驱动培育批判性思维,既能帮助学生穿透历史表象,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又能提升其史料辨析、逻辑推理与历史论证能力。部编版教材凭借丰富且编排精巧的史料资源,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依托。因此,探索二者融合的教学策略,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意义深远。

一、史料实证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一)史料实证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历史研究依托多元史料体系,文献典籍、出土文物、口述史等共同构成历史认知的物质载体。学生在史料研习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史料学理论与方法,从版本流变、创作语境、作者立场等多个维度,系统评估史料的可信度与适用性。以古代史研究为例,面对《史记》与《汉书》对同一事件的差异化记载,需结合汉代政治生态与文化语境,深入剖析史家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取向,进而精准判定史料价值。这种对史料生成机制的溯源与辩证分析,本质上是历史思维的实践转化,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搭建了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史料辨伪中逐步形成严谨的学术思维范式[1]。

(二)批判性思维促进史料实证能力的提升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对历史信息的审慎解构与辩证分析。在史料研习过程中,学生需秉持存疑态度,对文献典籍、考古实物等多元史料展开深度探究,挖掘其背后潜藏的时代语境与价值倾向。以近代史研究为例,面对同一事件的矛盾记载,学生可综合运用史料互证、版本考辨等方法,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与作者立场,剖析差异根源,从而逼近历史真相。这种思辨过程不仅能打破单一视角的局限,还能促使学生在证据链的构建中深化史料实证能力,最终实现批判性思维与史料研究素养的双向提升 [2]。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一)精选史料,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史料选择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批判性思维培育成效。教师应紧扣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差异,构建层次分明的史料体系:典型史料如《定国是诏》,直击戊戌变法核心诉求;启发类史料如《变法通议》,拓展学生对制度变革的理论认知;争议性史料如《劝学篇》,则打破单向度历史叙事。教学实践中,将维新派的革新纲领与守旧派的保守主张并置,引导学生从政治权力格局、思想文化碰撞等维度,深度剖析变法失败的必然性。通过多源史料的互证与辩驳,学生在解构不同立场的历史表述时,逐步形成质疑、思辨与论证的思维闭环,有效提升历史解释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历史情境创设是史料教学的活化路径。教师可深度挖掘教材资源,整合地图、图像、文献等多元史料,构建沉浸式历史场域。以“丝绸之路”教学为例,将敦煌壁画中的商旅驼队图景、《大唐西域记》的地理记述、汉代通关文牒等一手史料有机串联,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历史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化身西域商人、和亲使者等角色,基于史料细节分析丝绸之路上的地理困难、贸易规则与文化碰撞,探究这条商道如何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这种具身化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在解决真实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剖析史料背后的政治博弈、经济互动与文化交融逻辑,在具象化的情境体验中,有效培育批判性思维与历史解释能力,实现历史学习从知识记忆到思维建构的跃升。

(三)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多样化探究活动是史料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融合场域。教师可紧扣教学重难点,设计梯度化实践任务:小组研讨聚焦核心议题,学生通过多维解读史料、交换学术观点,突破认知局限;课堂辩论要求学生援引档案、书信等一手史料构建严密论证体系,在观点交锋中强化逻辑推演与历史阐释能力;历史小论文写作则需整合文献、统计数据等多元史料,运用版本校勘、史料互证等方法,深度剖析历史问题,形成学术化表达 [4]。以“工业革命”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其利弊展开辩论。学生梳理工厂监察报告、工人回忆录、经济增长曲线等原始史料,从社会分层重构、生态环境变迁等维度,在论辩中辩证审视技术革命的复杂影响。这种沉浸式探究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辨,在史料挖掘、逻辑建构与观点博弈的循环中,实现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素养的螺旋式提升[5]。

结论

于初中历史教学进程中,借助史料实证来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是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剖析史料实证同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关联,采取挑选精当史料、营造相应情境、组织剖析活动以及指导史料分析方法等策略,可切实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于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持续探索并完善借助史料实证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明璇 .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实践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9):158-160.

[2] 朱如奇. 指向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性问题设计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 ,2025(5):56-58,44.

[3] 叶月娥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5,21(1):60-62.

[4] 段东军.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84-86.

[5] 贾玲玉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研究 [D].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