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视角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构建
侯清磊
山东省鱼台县第三实验中学 272300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引领,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探讨教育家精神的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并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成长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与人生道路的引导者。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教育家精神是指热爱教育事业,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一种精神品质,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教育观念和较强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下,建构一个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支撑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一个教师专业成长支撑系统,既是对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与发展方向的需要。随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改变均要求教师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缺少系统支撑,如培训内容与教学需求脱节,实践机会有限,评价机制单一,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明等。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支撑系统,对于解决教师个人发展的困境,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通过健全培训制度、搭建实践平台、优化评价机制、加强社会支持等,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成长保证,让教师的内在动力得到充分的激发,让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得到更大的提高,最终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2.1教育家精神对教师专业理念的引领作用
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的专业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既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又是对教师职业价值、教育使命的重新认识。教育家精神注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教师的工作放在祖国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上来考虑,让老师们在职业活动中保持自己的教育初心,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这一精神所提倡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感,促使教师们把目光放远,把教育事业看作一种高尚的任务,让教师在面对职业挑战与困境时,仍能保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教育精神中所包含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规范,也需要老师们以崇高的道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在职业观念上,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注意道德修养、人格修养,以德立身,要求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榜样。
2.2教育家精神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教育家精神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育家精神倡导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激励教师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种精神鼓励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运用智能化、信息化工具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上的显著提升。其次,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因材施教”理念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其掌握先进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评价理论,从而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的全方位发展。
三、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具体构建
3.1 优化师范生培养课程,融入教育家精神。
优化师范生培养课程,融入教育家精神,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设计中,应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设专门的教育家精神课程,结合经典教育家案例分析、专题讲座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师范生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在学科课程中融入教育家精神,引导师范生将高尚的师德、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其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此外,实践教学环节是融入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师范生到教育家精神示范学校实习、参与教育家主导的教育改革项目,以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师范生在实践中感受教育家精神的力量,提升其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线上教育资源,如教育家精神主题的微课、在线研讨平台等,拓宽师范生的学习渠道,增强教育家精神的传播效果。
3.2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机会。
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机会,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实践基地作为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场景和真实的教育环境,帮助教师将所学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通过与优质学校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教师可以深入课堂,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此外,实践基地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如跨学科教学实践、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课程开发与创新实践等,满足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参与这些实践项目,教师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拓宽教育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基地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与学生直接互动的机会,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3.3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
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知识高度融合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已难以满足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教学思路。通过跨学科研究,教师能够从多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自身教学领域,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改革中,跨学科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构建科学完善的支持体系则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关键路径。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通过优化师范生培养课程、建立教师实践基地、完善荣誉表彰体系、鼓励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能够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激发其内在动力,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生全,吴开兵. 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J]. 大学教育科学,2024(3):12-21.
[2] 吴茵,蔡鹏程,张成林,等. 教育家精神视域下粤北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24(20):17-20.
[3] 付霄晴,王海福.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4,33(12):59-67,86.